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腦後。他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肆意妄為,全然不顧因果報應。如此一來,即便一時之間看似得到了些許神通之力,但最終也因深重的罪孽而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無一不在警示著世人:在漫長而艱辛的修行之路上,如果過於執著地追求神通,勢必會引發諸多禍患。
一直默默觀察著阿難神情變化的佛陀,此時已然洞悉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於是,佛陀緩緩開口繼續說道:“修行就好比建造房屋,而神通僅僅只是那裝點房屋的外在修飾罷了。倘若一所房子連根基都未曾穩固築牢,那麼無論其外表的裝飾如何奢華精美,都無異於一座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稍有風吹草動便會轟然倒塌。身處末法時代的芸芸眾生啊,務必要深刻領悟此中的真諦!”
就在這萬籟俱寂之時,突然間,一陣清脆悅耳、宛如天籟之音般的鳥鳴聲打破了周遭的寧靜,悠悠然傳入在場眾人的耳際之中。眾人不禁紛紛循聲望去,但見一群五彩斑斕、絢麗奪目的鳥兒正歡快地振翅飛翔而來,猶如一道繽紛絢爛的彩虹劃過天際,最終輕盈地降落在不遠處那棵蒼勁古樸、枝繁葉茂的菩提樹上。
這些鳥兒甫一落定,便立刻嘰嘰喳喳地歡叫起來,彷彿在彼此訴說著一路上見到的新奇景象和有趣經歷。它們或相互梳理羽毛,或蹦跳嬉戲,或引吭高歌,好不熱鬧!
佛陀面帶微笑,微微抬起手來,修長的手指遙遙指向那群正在空中自由自在翱翔的鳥兒,轉頭對著身旁的阿難緩聲道:“你瞧啊,阿難,這些小巧玲瓏、體態輕盈的鳥兒們,能夠如此隨心所願地在廣袤無垠的天空中盡情展翅高飛,穿越層層雲霧,掠過座座山峰,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這難道不是一種讓人望塵莫及、豔羨不已的神奇本領嗎?”
然而,儘管擁有這般令人驚歎的飛行能力,鳥兒們卻從未因此而心生驕矜之氣。它們所關注的並非自身的神通異能,而是更為實際的問題——如何尋覓到充足的食物以果腹充飢;怎樣巧妙地躲避狂風驟雨等惡劣天氣的侵襲;以及該如何盡心盡力地撫育嗷嗷待哺的幼鳥,確保其茁壯成長。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能力,實則才是它們得以在大自然中生息繁衍、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阿難聽畢,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感慨萬千道:“世尊,弟子明白了您的深意。您的意思是否在於告誡我們,與其盲目地去追逐那些虛無縹緲、華而不實的所謂神通,倒不如踏踏實實地培養起一些真正實用且有助於我們立足於世的切實能力呢?”
佛陀微微頷首,表示贊同:“的確如此啊!正如眼前這片菩提葉一般,儘管它並未擁有超乎尋常的神奇魔力,但卻已然具足了賴以生存的所有特性。”
只見那片菩提葉輕盈地搖曳在微風之中,柔韌而堅韌,絲毫未顯脆弱之態,彷彿與風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和諧共生。即便遭遇強風勁吹,它亦不會輕易折斷,而是以其獨特的韌性巧妙地化解風力的衝擊。
佛陀接著說:“再者,此葉歷經風雨洗禮,卻依然能夠始終如一地保持自身的潔淨無瑕。無論是傾盆而下的暴雨,還是淅淅瀝瀝的小雨,都無法玷汙它那清新脫俗的本質。這便如同修行人在面對世間種種艱難險阻、誘惑磨難之時,仍需堅守內心的純淨無染。”
與此同時,菩提葉還在源源不斷地汲取著來自陽光的溫暖和能量,透過光合作用將其轉化為滋養整棵菩提樹茁壯成長的養分。佛陀語重心長地指出:“而這也恰似修行人應當具備的第三種能力——積極吸納外界的智慧之光,並將其融會貫通,用以滋養和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
當目光觸及到阿難那全神貫注且充滿求知慾的眼神時,佛陀深知此刻便是揭曉謎底的最佳時機。於是,他輕輕地將手中的菩提葉放置於心口位置,然後緩緩開口,準備詳盡闡釋這三種至關重要的能力所蘊含的深刻內涵。
佛陀先是著重強調道:“首先要說的第一種能力乃是覺察力。恰如這片菩提葉可以敏銳地感知並順應風勢的變化一樣,修行人同樣需要時刻警覺自身內心中那些稍縱即逝的起心動念。每當有一絲一毫的念頭萌生之際,都必須能夠迅速而精準地捕捉到它們的蹤跡。因為唯有如此,方能從根源處著手,踏上真正意義上的修行之路。然而遺憾的是,現實中有太多的人過度沉迷於追求所謂的神通異能,反而對自己內心深處潛藏的貪婪、嗔怒以及愚痴等負面情緒視而不見。尤其是身處這末法時代的芸芸眾生們,更是迫切需要悉心培育並不斷強化這種洞察自我本心的能力啊!”
阿難恭恭敬敬地雙手合十,向佛陀問道:“世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