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詩曰:
修士讀書認理真,幾忘氣化有屈伸。
遊魂為變原不昧,漫道人間無鬼神。
明朝萬曆年間,湖廣黃州府羅田縣有個秀才,姓石名峨,字峻峰,別號嵐庵,是洛陽石洪的後人。因前朝末年躲避戰亂,流落到此地。家中有一所房宅,幾頃田地。石峨為人性格剛正,不隨波逐流,也不信鬼神。他的夫人竺氏賢惠淑德,除了操持家務、做些針線活,還常伴著青燈黃卷,一心輔助丈夫讀書。在她的幫助下,石峻峰學業有成。每次考試,他都獨佔鰲頭。四方之人聽聞他的名聲,無不敬仰,樂意與他結交。
可惜石峻峰時運不濟,命運坎坷。他參加了六次科舉考試,不是命題有誤,就是文章中出現空白;不是策論裡忘了抬頭,就是表章中漏寫了年號。一連七次,都被貼出考場。但他窮困卻更加堅定志向,堅持不懈。等到年過四十,又迎來了一個科舉年份。正所謂:肯把工夫用百倍,那怕朱表不點頭。
每逢大比之年,前幾個月裡,魁星會遍閱各省學子。挑選出學問紮實、根基深厚的人,按照省份分別記錄成冊,獻給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再奏明玉帝,玉帝將這些人登在榜上,張貼於天門,這就叫“天榜”。這次科舉,石峨早已被列入天榜之中。到了八月秋闈,他三場考試都順利完成,如意而歸。回到家中,他對夫人竺氏說:“今科三場考試,都沒有被貼出,我肯定能中舉了!”夫人答道:“相公若真能高中,那真是全家的喜事。”等到放榜,石峨果然考中舉人。來年春天參加會試,又高中進士。短短兩年間,他就連中兩榜。
只是當時朝廷綱紀不振,奸臣當道。石峨便立志在家閒居,不再追求仕途。他生有一個兒子,表字九畹,取名茂蘭,又名蕙郎,是武曲星轉世。蕙郎從小風姿出眾,聰明非凡,剛離襁褓,就認識各種事物。七歲開始讀書,竟然能一目十行,日誦百篇。不過三五年時間,五經、左史、諸子百家等書籍,他都能熟讀成誦,瞭如指掌。他開始提筆作文,就有大家風範。長到十五歲時,不僅文章精巧,詩賦精通,還擅長書畫。全縣的人都稱他為“石家神童”。石峻峰暗自欣喜,覺得這個兒子嶄露頭角,日後必定能振興家業,光宗耀祖。他心想:“我又何必非要在官場中,任由他人決定我的進退呢?”於是,他不再出仕的想法更加堅定。
明朝有規定,凡是一科會試放榜後,除了鼎甲(狀元、榜眼、探花)進入翰林院,其餘進士,三年內必須任用完畢。由於宦官專權,很多人害怕惹禍上身。殿試之後,假託各種理由,在家閒居不出的人,十個人中,不下四五個。因此在選拔官員的時候,人才短缺。吏部上奏說:“朝廷開科取士,原本是為了輔佐朝廷,並非讓官員空佔名位。如今到了選拔時期,人才短缺,都是因為歷屆進士大多甘願在家閒居,才導致這個弊端。懇請聖上裁決,命令各省巡撫查明情況上報吏部,將他們提調到京城面試。如果年富力強,可以任職,就派往各省補缺。這樣人才得以任用,各種職務也能得到很好的治理。謹此上疏奏聞。”
奏疏呈上後,皇上批覆道:“準依奏覽。”於是,吏部的公文發到各省,各省發到各府,各府又發到各縣。
一天,石峻峰偶然來到縣衙吏房。負責的書吏一見到他,就說:“石老爺來得正好,我正要派人去給您送信呢。”石峻峰問:“有什麼信要送?”書吏說:“現在有吏部公文,要提您到京城接受檢驗,公文是昨晚到的,今早發到我們房裡。您要是不信,可以到房裡看看。”說完,便請石峻峰到房裡坐下,找出公文遞給他。石峻峰一看這公文,心裡很不高興,沉默不語。書吏又說:“這公文催得很緊,要趕緊起縣文,到省裡請諮文,諮文到縣,大概要半個多月。您家裡要趕緊收拾行裝,諮文一到,就得馬上動身。千萬別耽擱,免得再次催促。”話剛說完,這個書吏就被傳喚到縣衙內宅去了。
石峻峰出了衙門回家,一路上都在思量這件事,臉上不知不覺露出憂慮之色。回到家中,夫人問道:“相公往常從外面回來,都很高興。今天卻面帶愁容,是怎麼回事?”石峻峰說:“今天我到縣衙,看到有吏部公文,要提我到京城接受檢驗。我不想去,可這是聖上的旨意。要是去了,萬一被選中,如今小人專權,恐怕很容易遭受災禍,連累子孫。我現在進退兩難,猶豫不決,所以才這樣。”夫人說:“這有什麼難的,皇上把您提去檢驗,原本是重視人才。相公趁這個機會上京,謀得一個官職,選到一個縣任職。上任後,自己保持清正廉潔,不貪汙受賄,就算有權臣,又能把您怎麼樣呢?做個三年兩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