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趕緊告老還鄉。這樣既不會辜負朝廷,又能光宗耀祖。兩全其美的辦法,好像沒有比這更好的了。這是我的愚見,不知道相公覺得怎麼樣?”石峻峰迴答說:“夫人說得有道理,只是上京一趟,來回得半年時間。蕙郎年紀還小,夫人又是女流之輩。家裡沒人照料,我怎麼能放心去呢?”夫人說:“這倒不用擔心,我已經年近五十,所有家務都能操持。家僕趙才為人忠誠,讓他照料外面的事情。蕙郎雖然年幼,我會嚴加管教,他也肯定不會放蕩不羈。您儘管放心前去,不用掛念家裡。”石峻峰說:“夫人既然這麼說,我就決定了。”
第二天,石峻峰就到縣衙起文,前往省裡請諮文。家裡湊齊盤纏,收拾好行囊。親朋好友有的設宴餞行,有的贈送路費。來來往往,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吏房派人來說:“諮文已經到縣,請石老爺領文起程。”石峻峰領了諮文,就僱了一艘名為“杉飛”的大船,帶了一個叫“來喜”的書童,擇日出發。他又和夫人竺氏相互囑託了一番,這才領著蕙郎送到河岸,看著石峻峰上船進艙。之後,船鳴鑼開航,他們才回家。
石峻峰一路向北,順風揚帆,歷經波濤,穿過閘壩。不到一個月,就到了京都。下船後,剛住進客棧,就有長班前來伺候。第二天,他休息了一天。第三天早晨,長班帶著他前往吏部衙門,遞交了諮文。他仔細打聽,發現進京的人還不多。吏部貼出一張告示:
部堂示諭,應檢進士知悉:俟各省投文齊集日,另行擇期,當堂面驗。各人在寓靜候,勿得自誤。特示。
石峻峰看到告示,在店裡靜坐無事,除了和人互相拜訪,每天就帶著來喜在街上游玩。玉泉山、白塔寺、藥王廟、菜市口,都去逛了個遍。一天,他飯後出門,走到一個衚衕裡,看見有人在說《西遊》的故事,外面圍了很多人在聽。石峻峰走到跟前,側耳一聽,說的是劉全進瓜,翠蓮還魂的那一回。石峻峰心想:“這種毫無根據的傳說,實在讓人厭煩。”便往前走去,來到琉璃場前。他心中感慨:“這裡是天師府的舊宅,以前天師在京城的時候,此地何等熱鬧?如今天師歸山,變得如此荒涼。可見天運有興衰,人事有起落。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二。”他憑弔了一會兒,嘆息幾聲,便口占一首七言律詩,抒發感慨:
景物變遷誠靡常,結廬何須飾雕樑。
阿房雖美宮終焚,銅雀空名臺已荒。
舞館歌樓今安在?頹垣碎瓦徒堪傷!
古來不乏名勝地,難免後人作戰場。
詩剛吟完,他回頭一看,路旁有個人手拿一本舊書,插著草標在售賣。他走過去一看,是《牡丹亭記》。石峻峰想:“這本書是四大傳奇之一,是湯顯祖所作。我還沒看過。在店裡閒坐無聊,何不買來看看,權當消遣。”於是問道:“這本書你要多少錢?”那人回答:“要四百文錢。”石峻峰說:“這書紙板雖然不錯,但不太新了。舊物向來只值半價,給你二百錢。”那人說:“還請太爺多給點。”石峻峰喜歡他說話吉利,便說:“既然想看這本書,怎麼能吝惜錢財。”叫來喜接過書,給了他二百五十文錢。那人得了錢,高興地走了。
石峻峰迴到店裡,吃了晚飯。叫來喜點上蠟燭,把書放在桌上,從頭看起。剛開始看《驚夢離魂》以及《冥判》等章節,他覺得曲詞優雅,集唐詩用得恰到好處,構思奇妙,別有一番意境。他稱讚道:“湯顯祖真是個才子啊!”等看到《開墓還魂》這一出時,他鼓掌大笑道:“人是氣聚而生,氣散而死。生死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死而復生,哪有這種道理?伯有化作厲鬼,申生顯靈給巫師看,連韓愈都認為這是《左傳》的誇張之詞,不足為信。湯顯祖以才學名揚天下,為什麼要編造這種荒誕不經的故事,迷惑後人呢?疑神疑鬼,是讀書人的大忌。家裡有讀書的子弟,千萬不能讓他們看這本書,以免擾亂心智。”於是叫來喜,把書在蠟燭上一把火燒掉了。石峻峰在京城等候檢驗,暫且不提。
只是不知道蕙郎和夫人在家中情況如何?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