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炎帝神農氏,是少典君的兒子。少典娶了有蟜氏之女安登,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叫有年,次子就是炎帝。母親安登在姜水(今寶雞一帶)有感於神龍而懷上炎帝,所以以姜為姓。神農自幼就表現出非凡的靈性,長大後更是聖明深遠,品德高尚,身高一丈九尺,長著牛頭龍身的模樣。百姓聽聞他的賢能,紛紛前來歸附。他以火德稱王,所以被稱為炎帝。炎帝接替伏羲氏之後,更加修養自身品德,先在陳城建都,後遷都到曲阜。
炎帝臨朝,文武百官行朝賀大禮完畢,炎帝說:“朕承蒙各位愛卿推舉擁戴為君主,來治理天下。朕自覺才德不足以稱王,但凡有可以為百姓做的事,朕都會不辭辛勞,勉力去做。”眾臣都說:“聖上順應天命,確立準則,人民自然會安定,無需聖上憂慮!”炎帝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必定會有眼前的憂患。朕常常思考:自三皇以來,到伏羲氏的時代,君主們都心繫百姓,朕怎敢空居其位,享受俸祿!如今看百姓,雖然有了婚配、居所,但飲食都是禽獸的肉和草木的果實。這些東西,只能暫時填飽肚子,怎能長期食用呢?如果長期吃這些,只怕草木的果實會採光,禽獸也會被捕盡。一旦吃完,百姓就會因沒有食物而捱餓致死。朕對此十分擔憂。必須找到一種能長期食用、解除飢餓的東西,各位愛卿有什麼好辦法,明白地教導朕!”眾臣上奏說:“聖主洞察陰陽,明察鬼神,必定知曉此事,臣等愚昧,無法通曉,還需聖主教導。”炎帝說:“各位大臣暫且退下,待朕再思考後行動。”眾臣退下,暫且不表。
話說炎帝娶了莽氏之女聽諼為妻,聽諼天性十分賢良。神農稱帝后,就立聽諼為皇后。炎帝退朝回到後宮,悶悶不樂。皇后問:“臣民推舉尊奉君主治理天下,這已經是至高無上的地位了,如今見夫君眉頭緊皺,面帶憂色,這是為什麼呢?”炎帝說:“賢卿有所不知:凡是做君主的,要擔憂百姓所擔憂的事,百姓也會擔憂君主所擔憂的;要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百姓也會以君主的快樂為快樂,這才盡到君主的職責。如今百姓面帶憂色,朕作為擁有萬輛兵車的君主,怎能獨自快樂呢!”皇后問:“擔憂百姓什麼事呢?讓臣妾知道。”炎帝說:“百姓有大憂患,只是他們自己還不知道,朕知道他們的憂患,所以為之憂慮。”皇后說:“君主既然先知道了,就替他們提前準備,那麼百姓就沒有憂患了。”炎帝說:“如今天下百姓飢餓時就吃禽獸的肉和草木的果實,朕擔心日後這些食物吃光了,百姓就難免會捱餓而死。想要拯救他們,卻沒有好辦法,所以不高興。”皇后說:“如今天下草木的果實,百姓既然採摘來吃,陛下您可以親自到百姓採摘的地方,把那些能吃但難以消化的果實收集起來種植。如果一年能收穫一次或兩次,就把收穫的果實收藏起來,作為一年的儲備,這樣不就可以長久食用了嗎!”炎帝聽了這話,十分高興,說:“賢卿之言,真是金玉良言。”
炎帝為此事寢食難安,第二天黎明就早早臨朝。升殿後,文武百官分列兩旁,行朝賀禮完畢,炎帝說:“昨天,朕思考怎樣才能讓百姓有長久的生存辦法,一時沒有頭緒,回宮見到皇后,她見解高明。對於草木的果實,朕打算親自到民間百姓採摘食用的地方,看看情況,然後把合適的收藏起來。”群臣叩首後退出,分列兩旁護駕。炎帝下令安排車駕,文武百官跟隨車駕出行。離城五里遠後,悠閒地在原野間巡遊,看到有百姓在草叢中採摘,炎帝召來百姓問道:“你們採摘的這些草籽,來年還會有嗎?”百姓奏報說:“這幾種草籽,今年採摘一次,來年還會長出來,是因為這些草籽掉落在地上,來年又長出草,草上又結出果實。就這樣一年一次,只有這六七種草籽,都可以充飢。如今我們小民一日吃三餐,肚子就能吃飽。”炎帝命人取來觀看,這些草籽外殼都是黃色的,裡面的顆粒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有的是軟殼,有的是極細的尖角。炎帝一一看完,問百姓:“你們拿回去後,怎麼吃這些草籽呢?”百姓奏報說:“把外殼舂掉,煮熟了吃,可以充飢。”炎帝又問:“樹上結的果實,你們也採摘,是用來做什麼呢?”百姓又奏報說:“樹上的果實不能充飢,只能給小孩當點心。”炎帝聽了百姓的奏報,高興地說:“這幾種既然可以食用並養活人,朕給它們取名為五穀。所謂五穀,就是黍、稷、麻、麥、豆。朕現在教你們,今年收下這些種子,等明年季春的時候種到地裡,等它們出苗後,移栽到溼潤的地方,用糞肥滋養,比起往年不移栽、不施肥的,肯定會結出更多果實。你們按照朕的話,從現在開始做,按時耕種,不要讓一年的努力白費。”百姓都叩首拜謝,回去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