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牧者有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93、人才決定未來

緊接著,朱信轉頭又對顧杲拱手抱拳笑道:“顧杲,無錫人;實故光祿寺卿憲成之猶子。你叔父顧憲成,字叔時,號涇陽,因創辦東林書院而被人尊稱東林先生。算起來,你可是忠良之後呀。”

“大帥居然也知道我和叔父的這層關係!”顧杲頓時一陣驚詫,沒想到朱信居然知道他和叔父憲成的關係。

剛才從朱信和馮夢龍的對話當中,顧杲也為馮夢龍而深受感動。

朱信對於大夥兒,那可是下足了工夫,做足了功課。

足以說明他對眾人,那可是極其重視。

要不然,又怎麼會對眾人如此瞭解?

“東林先生正是我叔父,從小到大,我便受其點撥,我娘就總說我,我這脾性,也有些和他相似。可惜,過去在閹黨的打壓之下,我叔父名聲備受攻訐。還好新皇登基,總算是對閹黨極其餘孽展開清除,也算是為我叔父進行了正名。”顧杲抱拳感慨道。

“東林黨人表現出來計程車大夫的耿直、勇敢、剛毅,為了理想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精神卻萬古流芳。”朱信微微笑道。

可朱信還有半句沒有總結完,那便是:“東林黨人雖然“主張進行一些政治和經濟改革,但他們拿不出有效的對症良方,他們無所顧忌而一味排擠打擊反對派,其悲劇可以說是‘咎由自取',在實踐中表現為無能又無奈,軟弱,退縮,麻木不仁,直至遭受滅頂之災”。

在朱信看來,“東林黨”的主張的確有可取之處,但並不能力挽狂瀾。“東林黨”究其本質,其實仍然還是官僚階級政治集團,所代表的,仍然還是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

不過,光是前半句,就讓在場的這些名士們,紛紛向朱信投來了熱忱的眼神。

他們認為,朱信是接受東林思想的,而且也是和一眾先進文士站在一條陣線的。

不過,對於朱信來說,其他人恐怕都被迷惑了,因為朱信更為崇拜的,那可是實用主義精神。

一切理論,一切技藝,一切思想,一切人物,乃至一切資源,只是為了服務他朱信的理想而服務。

說起來,這顧憲成也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明代思想家,是東林黨領袖,出生於江蘇無錫,在萬曆八年,也即1580年高中進士,後歷任京官,授戶部主事。

顧憲成為官清正,因為經常上疏針砭時弊,不願與昏庸貪腐之輩同流合汙,以致於時常被貶。

從他的經歷當中,也能從中窺見顧憲成的執著。

明萬曆十五年,也即1587年,顧憲成因為上疏申辯,詞語中有觸怒當權者的地方,被聖旨責備,貶謫為桂陽州判官,慢慢提為處州推官。

萬曆二十一年,也即1593年,顧憲成任吏部文選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遷升、改調等事務。第二年,朝廷會同推薦選任內閣大學士,顧憲成提名的人,都是明神宗所厭惡的,從而更觸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職回家。顧憲成回到家鄉以後,同弟弟顧允成倡議維修東林書院,偕高攀龍等講學其中,同時宣揚他的政治主張。

萬曆三十二年,也即1604年農曆十月,顧憲成會同顧允成、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等時稱東林八君子,發起東林大會,制定《東林會約》。顧憲成等人在東林書院講學之餘,往往諷議朝政,逐漸聚合成一個政治集團“東林黨”。

由於許多東官員紛紛上疏推薦重新起用顧憲成,到了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朝廷封顧憲成為南京光祿寺少卿,但是顧憲成沒有接受任命,繼續留在家鄉從事講學議政。

萬曆四十年,也即1612年,顧憲成於家中去世。其著有《小心齋札記》、《涇皋藏稿》、《顧端文遺書》等。

直至天啟初年,明熹宗贈顧憲成太常卿。後來東林黨爭爆發,被魏忠賢閹黨削去封號。崇禎初年,顧憲成獲得平反,贈吏部右侍郎,諡號端文。

在天啟朝堂,魏忠賢及其黨羽,可謂是專擅朝政,朝堂內外,眾多官員因為迫於魏忠賢的淫威,對於閹黨的所作所為敢怒而不敢言。

可是,朝堂之上總有人不畏強權,並且還公開坦言與魏忠賢這等小人勢不兩立。

這群人當中,帶頭者正是東林黨,而東林黨的精神領袖,也正是顧憲成。

“希望諸位,也能像東林先生一樣,剛直不阿,務必要為國為民,好好貢獻所學。”朱信笑道。

他可不希望這群人,最後還是想他先前招募的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重生之廢柴三小姐

重生之廢柴三小姐

泡芙小子
關於重生之廢柴三小姐:重生之廢柴三小姐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