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鬱悶的薛嶽 (第1/2頁)
澤巖勇闖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雲得知李自成已將張獻忠逼入四川后,緊繃已久的神經終於有了些許鬆弛。他靠在書房的太師椅上,長舒一口氣,心中暗自想著:“可算是能輕鬆一下了。” 這些日子以來,為了應對各方的戰事和亂局,他日夜操勞,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怎能不讓他感到欣慰。 但這種輕鬆的心情並未持續太久,一想到張獻忠的殘暴不仁,李雲的眉頭又緊緊皺了起來。他深知,若不能儘快將張獻忠剿滅,讓其在四川這片天府之國站穩腳跟,憑藉張獻忠的脾性,那裡必將陷入無盡的災難,百姓將遭受生靈塗炭之苦,富饒的四川恐怕真的會淪為人間煉獄。 於是,李雲立刻喚來親信,神色凝重地吩咐道:“快傳信給李自成,讓他務必加快速度,迅速拿下張獻忠,絕不能給其喘息之機。” 此時,李巖恰好在旁,他微微拱手,輕聲說道:“大人,如今除了四川的戰事,大明境內已基本平定。薛嶽將軍如今還駐守在西安,不妨讓其麾下的軍隊協助當地百姓進行耕種勞作,也好讓中原地區的百姓能夠休養生息,恢復些元氣。” 李雲聽後,眼中一亮,微微點頭道:“此計甚妙!” 他站起身來,走到書房的地圖前,仔細端詳著西安及周邊的地形,心中盤算著這樣安排的可行性。 “就依你所言,傳令薛嶽,讓他在西安駐守,協助當地州府處理日常事務,組織士兵幫助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務必要讓百姓的生活儘快安定下來,恢復生產。” 李雲果斷地做出了決定,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然而,薛嶽接到這道命令後,卻鬱悶至極。他坐在軍營的大帳內,面前擺放著幾罈美酒,一杯接一杯地往嘴裡灌著。自從被山海關的事務耽擱,錯過了瀋陽大戰,戰功被寶山輕而易舉地撈走後,他的心中就一直憋著一股悶氣。如今,又被安排在這西安駐守,不知要到猴年馬月才能再有機會奔赴戰場,建立功勳,這讓一心渴望在沙場上揚名立萬的他如何能甘心? 但軍令如山,薛嶽雖滿心不情願,也只能無奈地接受命令。他望著帳外操練計程車兵,心中暗暗嘆息:“難道我薛嶽就要在此蹉跎歲月嗎?” 不過,他也明白,這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為了百姓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儘管心有不甘,但他還是決定暫且放下個人的抱負,盡力完成駐守西安、協助百姓的任務,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再次馳騁沙場,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威遠公府的書房內,映照著李雲和朱慈烺的身影。朱慈烺一路風塵僕僕,剛踏入這熟悉的府邸,便徑直前來拜見李雲。 “師傅,”朱慈烺恭敬地行了一禮,眼中滿是疑惑,“不知您此番召回徒兒,所為何事?” 李雲坐在太師椅上,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他的目光從朱慈烺身上移到一旁靜靜站立的李巖身上,說道:“太子,你且看看你身旁這位,他可是我大明難得的人才,有經天緯地之能,日後定是要出閣入相,成為我大明的宰輔重臣啊。”李雲微微一頓,眼神中透露出期許,“從即日起,你便跟在他的身邊,悉心學習治國方略與事務處理之道,這對你日後繼承大統,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朱慈烺順著李雲的目光看向李巖,只見這位謀士身姿挺拔,面容沉穩,眼神中透著深邃的智慧之光。朱慈烺心中明白,師傅向來眼光獨到,他所看重的人,必定有非凡之處。於是,朱慈烺毫不猶豫地領命道:“是,師傅。徒兒定當謹遵教誨,用心向李巖先生學習。” 李雲微微點頭,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些,他接著問道:“太子,此次你巡遊大明諸多地方,想必見聞不少。這一路下來,你對外面的世界有何感想?不妨說來聽聽。” 朱慈烺聽聞此言,神色微微一黯,他緩緩抬起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沉重與憂慮。“師傅,”朱慈烺的聲音略顯低沉,“此番遊歷,真可謂是觸目驚心。徒兒所到之處,盡是一片衰敗之象。城鎮之中,房屋大多破舊不堪,牆壁斑駁,有的甚至已經坍塌,街道上冷冷清清,偶爾有幾個行人也是面容憔悴、衣衫襤褸。集市上的攤位稀稀落落,貨物匱乏,買賣之聲寥寥無幾,全然沒有了昔日的繁華熱鬧。”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鄉村更是悽慘,大片的農田荒蕪,雜草叢生,幾乎看不到有人勞作的身影。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溝渠乾涸,堤壩崩塌,無法正常灌溉,導致糧食產量銳減。許多百姓家中無以為繼,只能靠挖野菜、啃樹皮度日,餓殍遍野,慘不忍睹。” 朱慈烺的拳頭不自覺地握緊,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花:“而且,徒兒還發現,地方上的吏治腐敗不堪,許多官員徇私舞弊、貪汙受賄,全然不顧百姓的死火。他們巧立名目,橫徵暴斂,將百姓的血汗錢收入自己囊中,導致民不聊生,百姓對官府充滿了怨恨。社會治安也極為混亂,盜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