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崇禎開始造小人 (第2/2頁)
澤巖勇闖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美妙樂章。他裁剪出精緻衣裳,為武將披上繡有龍紋的威風戰袍,象徵皇家威嚴與武將榮耀;為文官穿上繡著梅蘭竹菊的長袍,襯托其高潔品格,還精心為小人戴上帽子、繫上腰帶,每個動作虔誠專注,讓無生命人偶愈發活靈活現,仿若下一刻就能開口說話、行動自如。 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們,初見皇帝沉浸於造小人時,不禁瞪大雙眼,面露驚訝。在他們印象中,皇帝向來威嚴莊重處理國家大事,如今像民間手工藝人專注於小巧玩意兒,實在出乎意料。不過他們很快回過神,見崇禎專注愉悅的神情和輕鬆笑意,便小心伺候,不敢出聲驚擾皇帝興致,偶爾適時誇讚皇帝手藝精巧,話語雖有討好意味,但也不乏真心欽佩。崇禎聽了誇讚,笑意更濃,那笑容如春日綻放花朵,驅散往日陰霾,讓他暫時忘卻朝堂紛爭煩惱,沉浸於手工樂趣,御書房彷彿成了他心靈棲息的淨土。 朝堂之上,大臣們聽聞皇帝熱衷於造小人之事,反應各異,猶如平靜湖面投入石子泛起層層漣漪。 一部分大臣持寬容理解態度。在他們看來,皇帝多年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對內要應對朝堂各方勢力爭鬥、平衡利益、調和矛盾,操心經濟民生,解決災荒溫飽、稅收水利等繁雜事務;對外要抵禦北方後金侵擾,調兵遣將在邊疆戰場與後金鐵騎殊只死搏鬥,防範沿海列強覬覦挑釁,加強海防建設。如今在皇帝英明領導與群臣共同努力下迎來和平,皇帝也該有消遣放鬆緊繃神經。他們覺得崇禎在御書房專心造小人,如同文人雅士閒暇吟詩作對、撫琴作畫,是陶冶情操、舒緩身心的方式,皇帝也是人,需興趣愛好緩解壓力,且皇帝心情愉悅、龍體安康,才能更有精力治理國家,對大明長治久安未必不是好事,所以在朝堂聽聞此事只是相視一笑,眼中流露出寬容理解,覺得無傷大雅。 然而,還有部分大臣憂心忡忡,仿若心頭壓上沉甸甸大石頭。他們認為皇帝身負天下蒼生命運期望,應時刻心繫天下大事,將國家興衰榮辱、百姓生死禍福放在首位,不可懈怠。他們深知當下和平只是表象,實則暗藏危機。北方後金雖暫停大規模進攻,但仍虎視眈眈、秣馬厲兵;沿海列強雖因海防整頓有所收斂,但野心未消,伺機而動;國內經濟民生剛從戰亂創傷恢復,農業需扶持,商業待振興,百姓生活水平有待提高,諸多問題猶如大山橫亙在大明前進道路。 這些大臣暗自思忖,皇帝怎能在這關鍵時將心思放於造小人這類“玩物”上?擔心皇帝因此懈怠朝政,陷入溫柔鄉荒廢大事。他們私下常聚,談及此事便搖頭嘆息,滿臉憂慮,仿若已看到大明王朝在風雨中飄搖的未來。 其中一位年逾花甲、德高望重的老臣,雙手背在身後,緩緩捋著花白鬍須,眉頭緊鎖,皺紋如溝壑深刻臉上。他長嘆一聲道:“陛下此舉,實非明君所為啊。天下雖暫得安寧,然危機四伏,猶如暗潮湧動,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大禍。陛下當以治國安邦為重,胸懷天下之志,豈能被這等小物件牽絆了心思?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其他大臣紛紛點頭稱是,有人附和:“是啊,此風斷不可長。若是陛下沉迷於此,恐怕會懈怠對朝政的關注,對國家大事處理遲緩拖沓。這於大明江山社稷而言,可不是好事。我們身為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怎能眼睜睜看著陛下走上這條歧路呢?” 但這些大臣雖心中擔憂焦慮,卻不敢輕易在朝堂直言進諫。一來不忍掃皇帝難得的興,怕觸怒皇帝招來麻煩;二來明白皇帝脾氣秉性,直言進諫若言語不當,不但不能讓皇帝回心轉意,反而可能影響仕途前程。所以他們只能背地裡議論紛紛,悄悄傳遞憂慮不安,暗暗期盼皇帝能醒悟,將精力放回朝政,莫因小玩意兒荒廢國家大事,辜負百姓期望,讓大明在和平時期抓住機遇,休養生息,穩步發展,重現昔日輝煌。
:()穿越明末,要怎麼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