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積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坊區內,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如金色的絲線般傾灑而下,照亮了每一個忙碌的角落。在一家頗具規模的機械製造工坊裡,叮叮噹噹的敲打聲、嗡嗡作響的機械運轉聲交織在一起,奏響著一曲工業奮進的樂章。
大明工匠趙剛,身形魁梧壯碩,肌肉鼓鼓隆起,彷彿蘊含著無盡的力量。他站在一臺大型車床前,眼神專注而堅毅,手中緊緊握著一把特製的扳手,正在對車床進行精細除錯。那扳手在他手中,如同被馴服的猛獸,精準地轉動著每一個螺母,確保機器達到最佳狀態。多年的經驗讓他練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藝,在工坊裡堪稱頂樑柱,面對複雜精密的器械,他總能沉著應對,手到擒來。
不遠處,日本工匠山本一郎也在埋頭苦幹。他身形略顯清瘦,卻透著一股靈動勁兒,眼神中滿是對機械的痴迷與執著。此刻,他正全神貫注地繪製著一份機械圖紙,纖細的鉛筆在圖紙上沙沙遊走,勾勒出複雜而精妙的線條,每一個細節都反覆斟酌,力求完美。他的腦海中彷彿有一臺無形的精密儀器,正將構思逐步具象化。
兩人雖各司其職,但偶爾抬頭對視一眼,目光中既有同行間的惺惺相惜,又帶著因文化差異、技藝風格不同而產生的微妙隔閡。
“趙師傅,這車床的轉速好像還能再最佳化一下,我之前在日本接觸過類似的改良方法,要不咱們試試?”山本一郎猶豫了一下,還是操著不太熟練的漢語開口說道。他心裡既期待能與趙剛分享經驗,提升工作效率,又有些擔心對方會因地域之見拒絕自己。
趙剛聞言,手中的動作頓了頓,微微皺眉思索片刻。說實話,他心裡對這來自異國的建議本能地有些牴觸,畢竟自己多年來都是按照傳統方法操作,成效也不差。但看著山本一郎真誠的眼神,又想到工坊如今面臨的激烈競爭,他還是點了點頭:“行,山本老弟,那就按你說的試試,不過咱可得小心著點兒,別把機器整壞咯。”趙剛的聲音洪亮,帶著幾分豪爽與擔當,既然決定合作,那便全力以赴。
兩人湊到一起,一邊比劃,一邊交流著技術細節。山本一郎用日語夾雜著簡單的漢語詞彙,努力解釋著改良原理;趙剛則憑藉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出一些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兩人不時發出恍然大悟的驚歎聲,思維的火花激烈碰撞,新的靈感源源不斷地湧現。
與此同時,在城外的田莊裡,同樣上演著一場民族融合的協作好戲。大明農民李福,面板黝黑髮亮,那是長期日曬雨淋留下的印記。他挽著褲腳,手持一把鋒利的鋤頭,正熟練地翻耕著土地,每一鋤頭下去,都精準有力,泥土如同黑色的浪花般翻滾開來。他對這片土地瞭如指掌,知道何種時節播種何種作物,哪種土質適合施加怎樣的肥料,堪稱田莊裡的“土地通”。
旁邊,日本農民佐藤次郎也不甘示弱。他身形矯健,動作敏捷,雖耕作方式與大明農民略有不同,但同樣透著一股專業勁兒。此刻,他正蹲在地上,仔細觀察著土壤的溼度與肥力,嘴裡還不時用蹩腳的漢語唸叨著:“這土,好像還得加點草木灰……”手中則拿著一小把從家鄉帶來的種子,眼中滿是期待,希望這些異國的種子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佐藤兄弟,你這觀察土壤的法子挺新奇啊,跟咱這兒不太一樣,給咱講講唄。”李福停下手中的活計,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水,笑著對佐藤次郎說道。他性格豁達,對新知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見佐藤次郎有不一樣的技巧,便想虛心請教。
佐藤次郎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忙不迭地站起身來,用手比劃著解釋:“我們日本,講究看土壤的顏色、質地,還有聞味道,綜合判斷肥力。像這種微微泛黑,又有點黏性的土,加點草木灰,種出來的蔬菜會更水靈……”他說得眉飛色舞,能將自己的知識分享給他人,讓他感到格外開心。
李福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還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一些見解。兩人越聊越投機,索性決定合作開闢一塊試驗田,將大明的種植技術與日本的經驗相結合,看看能種出怎樣的碩果。
然而,隨著合作專案的推進,問題也接踵而至。在工坊裡,當一個重要機械部件的製造任務完成後,到了論功行賞、分配報酬的時候,爭議爆發了。
“我覺得這次的功勞主要在我,改良車床的主意是我出的,而且後續操作我也費了不少心力,理應多得報酬。”山本一郎微微漲紅了臉,據理力爭道。他並非貪圖錢財,只是覺得自己的付出應該得到公正的認可,這關乎對他技術與努力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