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開國功臣,也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昪的心腹謀士。他足智多謀,為李昪在朱瑾之亂、徐溫掌權等關鍵事件中出謀劃策,助力李昪崛起。他才華橫溢,對外周旋保境安民,對內改革發展經濟,在南唐的建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性情古怪,又十分坦蕩,數次與兩朝皇帝對罵卻依舊隆寵至極。他雖歷任高位,卻因權力爭鬥幾起幾落,最終被迫自殺。
他就是擁有經國濟世大才的南唐兩朝名相——宋齊丘。
宋齊丘,字超回,後改字子嵩,號九華先生,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開國功臣、宰相。南唐開國皇帝李昪的心腹謀士。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波譎雲詭、政權更迭頻繁的亂世,自朱溫篡唐,開啟五代紛爭的大幕,中原大地烽火連天,五個短命王朝如走馬燈般交替登場;南方則是十國割據,各自為政,或憑山川之險,或恃經濟之盛,於亂世中求存。這是一個英雄與梟雄並起、忠義與權謀交織的時代,禮崩樂壞,生靈塗炭,卻也孕育著別樣的機遇與變革。
公元887年,唐光啟三年。宋齊丘出生於豫章的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父親宋誠是唐末鎮南節度使鍾傳的副手,但宋誠早逝,留下年幼的宋齊丘無人照料。宋齊丘只好投靠鍾傳,寄居在鍾家。宋齊丘雖生於經籍道熄的唐末亂世,但他好學不倦,在鍾傳的薰陶下,他接觸到了許多歷史人物和逸聞奇事,尤其喜歡兵法與謀略。《南唐書·宋齊丘列傳》記載:“齊丘好學。工屬文。尤喜縱橫長短之說。”
公元906年,唐天佑三年。鍾傳病逝,其子鍾匡時繼任節度使。吳國趁機吞併鎮南軍,俘虜了鍾匡時等五千人,將他們全部遷往吳都廣陵(治今江蘇揚州)。 宋齊丘亦隨同東遷,因生活窮苦,只能寄居在娼妓魏氏家中,後來成為騎將姚克瞻的門客。
此時,唐朝已經被後梁所取代。吳國雖據江淮自立,但國主楊氏大權旁落,軍政大權盡為權臣徐溫所掌控,徐溫成為吳國舉足輕重的人物。徐溫的養子徐知誥(即後來的南唐烈祖李昪),也隨著養父的權勢日重,開始嶄露頭角。徐知誥為人謙遜有禮,心懷大志,且求賢若渴,廣納四方之士。
公元912年,南吳天佑九年。徐知誥出鎮升州(今江蘇南京),宋齊丘在姚克瞻的推薦下,轉投到徐知誥門下為賓客。他在一次陪同徐知誥遊覽升州名勝鳳凰臺時,作《陪遊鳳凰臺獻詩》以言志。詩云:“養花如養賢,去草如去惡。松竹無時衰,蒲柳先秋落。” 這首詩以養花喻養賢,以去草比去惡,借松竹的堅韌、蒲柳的早衰,含蓄而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對賢才的推崇以及對善惡的洞察,展現出非凡的政治見地與文學才華。
徐知誥讀罷,大為讚賞,認定他是難得的人才,待以國士之禮。後來,宋齊丘又被徐知誥任為軍府推官,與判官王令謀、參軍王翃同為徐知誥的謀主。徐知誥採納宋齊丘之策,在升州招攬儒生,推行文教,勸課農桑,修葺戰備,數年之內便將升州治理得府廩盈積,城隍完峻。
然而,宋齊丘的入幕並非一帆風順。徐溫見養子收留了這樣一個胸懷韜略之人,心中暗自警惕,擔心宋齊丘日後會成為徐知誥奪權的得力助手,對其心存忌憚。為摸清宋齊丘的底細,徐溫打聽到他寄住在石頭大師的寺院內,便立刻拜託大師留心觀察。宋齊丘察覺到徐溫的猜忌,深知此時若鋒芒畢露,恐遭殺身之禍,於是施展韜光養晦之計自保。他故意沉溺於酒色,常喝得酩酊大醉,搖搖晃晃,還拿著些花街柳巷的淫詞俚曲給和尚看,偽裝成一個胸無大志的酒色狂徒。石頭大師向徐溫如實彙報,稱 姓宋的小子原來是個酒色狂徒,不值得憂慮,徐溫這才稍稍放下心來,宋齊丘得以在徐知誥身邊繼續蟄伏,等待時機。
公元915年,南吳天佑十二年。徐溫留長子徐知訓在廣陵輔政,自己領兵出鎮潤州(今江蘇鎮江),遙決軍國大政。徐溫見升州富庶,便移鎮升州(後稱金陵府),並將徐知誥調到潤州。這一調動讓徐知誥內心極為不滿,他本在升州經營得有聲有色,如今卻要遠赴潤州,頓感前途迷茫,甚至產生了辭職不幹的念頭。關鍵時刻,宋齊丘秘密勸諫徐知誥接受調任。他告訴徐知誥,徐知訓驕傲放縱,剛愎自用,以他這般性情,在揚州把持朝政,必不能長久,失敗就在朝夕之間。而潤州與揚州僅一水之隔,此乃天授之機,一旦揚州有變,我們便可可迅速引軍渡江,平亂立功,屆時大業可期。
徐知誥思索片刻,豁然開朗,會心一笑,這才欣然到潤州赴任。
公元918年,南吳天佑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