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兵馬,向著揚州城進發,一場驚心動魄的淮南爭奪戰就此拉開帷幕。
楊行密大軍一路疾馳,終至揚州城下。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眾人觸目驚心:揚州城仿若一座人間煉獄,城內餓殍遍地,百姓面容憔悴、眼神絕望,易子而食的慘狀時有發生;城外,秦彥、畢師鐸的軍隊雖士氣低落,卻仍負隅頑抗。楊行密望著這一切,心中滿是悲憫,亦深知此戰艱難。
值此關鍵時刻,袁襲再次展現出他非凡的智謀。他向楊行密進言:如今城裡的軍隊和百姓遭遇了這場大災難,人心動盪不安,主公您應當把瓦解敵方心理作為首要策略。高駢大人雖然犯過一些錯誤,然而他曾經擔任淮南節度使,在軍隊和百姓心中還是有一定威望的。如今他含冤而死,主公您可以讓全軍都穿上白色的喪服,朝著城池的方向表示哀悼,以此來彰顯我們的忠義。像這樣做,一方面能夠讓我們自己軍隊的人心更加凝聚,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城裡的百姓被感動,還能讓敵方的將士內心產生愧疚之情,從而削弱他們戰鬥的意志。
楊行密聽後,深以為然,當即下令全軍身著素服,面向揚州城嚎哭三日。一時間,揚州城外哭聲震天,聲聞數里。城中百姓聽聞,紛紛落淚,都說楊行密是忠義之士;敵軍將士也多有動容,不少人私下議論,對秦彥、畢師鐸的反叛行為心生悔意,軍心大亂。
在楊行密的猛烈攻擊下,秦彥、畢師鐸的軍隊很快土崩瓦解,二人棄城逃竄。楊行密順利進入揚州城,開啟了他在淮南地區的新篇章。袁襲的這條妙計,不僅助力楊行密在軍事上取得勝利,更在人心向背上為他贏得了寶貴的資本,為日後統治淮南奠定了堅實基礎。
楊行密入主揚州後,還未及喘息,便又面臨著一場更為嚴峻的危機。孫儒,這位來自蔡州的悍將,率領著大軍如洶湧的潮水般席捲而來。孫儒的軍隊以勇猛善戰著稱,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其勢銳不可當。揚州城內,人心浮動,將士們望著城外孫儒那遮天蔽日的營帳,心中不免忐忑。楊行密召集眾將商議對策,眾人意見不一,有的主張堅守揚州,憑藉城高牆厚與孫儒一決雌雄;有的則建議主動出擊,趁孫儒立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
袁襲卻在此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神色凝重地對楊行密說:當下孫儒率領的大軍,勢頭正猛,他們的兵力是我們的好幾倍,而且士兵們士氣高漲。咱們軍隊剛剛進入揚州,在這裡的根基還不穩固,城裡的糧食儲備不足,百姓也疲憊不堪。要是現在硬著頭皮和孫儒的軍隊對抗,恐怕情況不妙,凶多吉少。廬州是主公的根本之地,城牆防禦堅固,糧草十分充足,當地百姓也都誠心歸附我們。咱們軍中大部分將士都是廬州本地人,要是回到廬州,肯定能激發他們的戰鬥意志,讓他們為了家鄉拼死作戰。還有,海陵那個地方地勢平坦開闊,沒有險要的地形可以用來防守,一旦被敵軍包圍,那就陷入絕境了。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避開孫儒軍隊的銳氣,撤回廬州,讓軍隊好好休整,積蓄力量,等待合適的時機再行動。
楊行密聽了袁襲的分析,心中權衡再三,深知袁襲所言非虛。儘管心中有些不甘,畢竟剛拿下揚州,就這樣拱手讓出,實在可惜。但他明白,在這生死存亡之際,衝動只會招致滅頂之災。於是,他果斷下令,全軍退回廬州。
孫儒大軍進入揚州後,發現楊行密已退兵。孫儒釋然佔領了揚州城,卻也陷入了糧草短缺、疫病橫行的困境。而楊行密在廬州得以休養生息,招募新兵,擴充實力,為日後的反擊積蓄了力量。袁襲的這一決策,看似退縮,實則以退為進,為楊行密儲存了有生力量,在絕境中尋得了一線生機。
在退回廬州的途中,袁襲的目光始終敏銳地觀察著四周的局勢。他深知,此刻局勢動盪,人心不穩,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當大軍行至海陵附近時,袁襲注意到了海陵鎮使高霸。
高霸,是淮南節度使高駢的舊將,手握重兵,在當地頗具影響力。袁襲察覺到高霸對楊行密並非真心歸附,其心中另有盤算。他向楊行密進諫說,高霸這個人,表面上看是來歸附我們,實際上是搖擺不定、猶豫不決。他在海陵已經盤踞很久了,根基相當深厚。當下咱們軍隊的形勢十分危急,很難保證他在關鍵時候不會背叛我們,轉身和孫儒勾結到一塊兒,然後給咱們軍隊來一記致命打擊。要是不趕緊除掉他,日後肯定會成為咱們的心腹大患。
楊行密聽後,心中一驚,他雖然也對高霸心存疑慮,但念其主動來投,且手下兵力可觀,本想加以利用,抵禦孫儒。如今聽袁襲這麼一說,頓感事態嚴重。他皺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