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事才能在當時無人能及。李泌深知,要平定叛亂,必須有一位得力的將領來統領軍隊。於是,他力薦李晟,認為只有他才能擔當起平定北方叛軍的重任。德宗聽從了李泌的建議,任命李晟為統帥,率領大軍北上。李晟也不負眾望,率領唐軍一路勢如破竹,迅速向涇原挺進。在戰場上,他指揮若定,士兵們個個奮勇殺敵,士氣高昂。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唐軍終於攻克了涇原,叛軍老窩被搗毀,北方的威脅得以解除。這一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唐軍計程車氣,也為後續的平叛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平定北方叛亂的過程中,李泌還展現出了非凡的外交智慧。他深知,要徹底平定叛亂,不僅需要軍事手段,還需要外交手段的配合。當時,回紇與吐蕃是唐朝邊境的兩大勢力,他們之間存在著矛盾和利益衝突。李泌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他決定利用回紇與吐蕃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他們的聯盟。
李泌親自出使回紇,與回紇可汗進行了深入的會談。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回紇可汗闡述了唐朝與回紇之間的歷史淵源和友好關係,同時也指出了吐蕃的野心和危害。在李泌的努力下,回紇可汗終於被說服,決定與唐朝結盟,共同對抗吐蕃。這一外交成果,使得唐朝在邊境地區的壓力大大減輕,也為平定叛亂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公元785年,唐貞元元年。陝虢都兵馬使達奚抱暉毒死了節度使,要自己獨攬軍中大權,還上奏朝廷索要節度使旌節。李泌單騎前往虢都,面對參與叛亂的軍官,他沒有選擇動用武力鎮壓,而是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政治手腕,巧妙地以政治手段化解了矛盾。他深入瞭解軍官們的訴求和擔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他們闡明利害關係,最終成功說服了達奚抱暉自選去處,使得虢都順利地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控制之下。這一事件充分彰顯了李泌的政治智慧和勇氣,他深知武力並非解決一切問題的最佳方式,有時候,透過巧妙的政治運作和溝通協商,能夠達到更為理想的效果,既避免了流血衝突,又維護了朝廷的權威和穩定。
公元787年,唐貞元三年。參與防秋的淮西門槍兵馬使吳法超率步騎四千從鄜州(今陝西富縣)叛逃。渾瑊派部將阻攔未果。德宗命李泌發兵攔阻,不得讓淮西軍渡河。李泌馬上派押牙唐英岸率軍至靈寶,但淮西軍已渡過黃河列陣。李泌令靈寶給淮西軍供應糧食,淮西軍也不敢剽掠。不久,淮西軍在陝州城西宿營,李泌不再向他們供給糧食,而派部將率精兵埋伏於太原倉隘道。淮西軍行入隘道,李泌所派的伏兵齊發,淮西軍大敗。殘軍從山路南逃,李泌又派大將燕子楚率軍四百到長水(今河南洛寧西)埋伏。唐英岸多次追敗叛軍,吳法超等逃至長水,被燕子楚伏殺。
同年,李泌入朝,正式拜相,被授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封鄴縣侯,世稱“李鄴侯”。《新唐書·李泌傳》記載:“三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封鄴縣侯。”
李泌執政的時間雖短,但他在任內卻做了許多意義重大的事,從而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貞元年間帝國總體形勢的和平與穩定。
在內政處理上,李泌常有與德宗政見不同之處,兩人因此常常發生爭辯。德宗曾對李泌說:“朕要和你約法在先,因你歷年來所受的委屈太多了,不要一旦當權,就記恨報仇,如對你有恩的,朕會代你還報。”李泌說:“臣素奉道,不與人為仇。害臣的李輔國、元載他們,都自斃了。過去與臣要好的,但凡有才能的,也自然顯達了。其餘的,也都零落死亡了。臣實在沒什麼恩怨可報的。但是如陛下方才所說,臣可與陛下有所約言嗎?”德宗就說:“有什麼不可以的呢?”當時,李晟、馬燧立有大功,卻遭到一些人讒言詆譭。李泌深知若德宗聽信讒言加害他們,會引發嚴重後果。於是李泌便向德宗進言,勸德宗不要猜忌二人,殺害功臣。《舊唐書·李泌傳》記載:“聞有讒言之者。陛下萬一害之,則宿衛之士,方鎮之臣,無不憤怒反厭,恐中外之變復生也。陛下誠不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則天下永無事矣。”德宗聽了認為很對,接受了李泌的建議。李晟、馬燧在旁聽了,當著德宗感泣而謝。
後來德宗立李誦為太子後,因太子妃的母親郜國公主犯蠱媚罪,欲廢除太子。李泌堅決反對,甚至不顧德宗以滅族相威脅,執意與德宗爭執數十次,最終使德宗醒悟,太子得以保全。李泌此舉,維護了皇室內部的穩定。
在革新政治體制上,李泌對不合理的官員俸祿制度進行調整,使官員的俸祿更加合理、公正,有助於提高官員的工作積極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