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匈奴內部的矛盾,聯合其他少數民族部落共同對抗匈奴。
這一策略體現了晁錯對國際關係的深刻洞察和戰略眼光。他認識到,匈奴並非鐵板一塊,內部存在著各種矛盾和利益衝突。透過聯合其他少數民族部落,可以形成對匈奴的包圍之勢,削弱匈奴的實力。
然而,當時漢朝的國力尚不足以執行這一策略。
一方面,漢朝需要集中精力恢復國內經濟,加強中央集權;另一方面,聯合其他少數民族部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外交資源,且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晁錯的主張被漢文帝委婉拒絕。
不過,這項政策後來在漢武帝時期得到了大力推行。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強盛,具備了實施這一策略的條件。透過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加強與西域各國的聯絡,漢朝成功地聯合了月氏、烏孫等少數民族部落,共同對抗匈奴,為擊敗匈奴發揮了巨大作用。
《言兵事疏》未被採納後,晁錯並未氣餒,又向漢文帝上書了《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
在《守邊勸農疏》中,晁錯深入剖析了秦朝戍邊政策的失誤以及匈奴民族的活動特點。他提出了 “移民實邊” 的主張,即透過以免罪、拜爵、免除徭役賦稅等優惠政策,吸引百姓移民到邊境地區。這些百姓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必然會主動與匈奴交戰,這樣就可以免去從朝廷派兵對付匈奴的麻煩。
為了使 “移民實邊” 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錯在《募民實塞疏》中對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體措施。
“移民實邊” 屬於一種積極的防禦策略,得到了漢文帝的採納,並立即付諸實施。
這個政策堪稱遠見卓識的奇策,不僅在當時起到了防禦匈奴的作用,而且開創了歷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對後世影響也十分巨大。
公元前 168 年,晁錯再次向漢文帝呈上一篇《論貴粟疏》。
在這篇奏疏中,晁錯細緻分析了農民與商人之間的矛盾。他指出,商人透過囤積居奇、操縱物價等手段獲取鉅額利潤,而農民卻在繁重的賦稅和勞役下苦苦掙扎。這種矛盾不僅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削弱了國家的經濟基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晁錯提出了重農抑商、入粟於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張。
重農抑商政策旨在鼓勵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限制商人的勢力,防止商業過度發展對農業造成衝擊。
入粟於官和拜爵除罪則是透過獎勵農民向國家繳納糧食,給予他們爵位和免除罪行的機會,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國家的糧食儲備。
漢文帝欣然接受了這些建議,這些主張對當時的發展生產和鞏固國防都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在經濟方面,重農抑商政策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增加了國家的糧食產量和財政收入。入粟於官和拜爵除罪則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熱情,提高了國家的糧食儲備,為國家的經濟穩定提供了保障。
在國防方面,充足的糧食儲備為軍隊提供了堅實的後勤支援,增強了國家的軍事實力。
這些主張為漢初的經濟發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公元前 157 年,漢文帝去世,太子劉啟繼位,史稱 “漢景帝”。
漢景帝繼位後,作為老師和深受信任的謀士,晁錯自然也地位提升,被封為內史,正式進入權力中樞。
在漢景帝的支援下,晁錯獲得了施展抱負的機會。《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記載:“錯數請間言事,輒得,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每逢國家大事,漢景帝對晁錯言聽計從,寵信程度超過了九卿,許多法令是經他之手修改訂立的。
丞相申屠嘉死後,漢景帝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愈加顯貴。
公元前 155 年,繼位兩年的漢景帝,在父親漢文帝的施政基礎上,繼續推行與民生息、減輕賦稅、勸課農桑等政策,社會基本繁榮昌盛。
此時有一件事讓漢景帝十分頭疼,那就是各諸侯王擁兵自重、專制一方、驕橫奢侈,他們時刻威脅著漢景帝的統治。
諸侯王們在自己的封地上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可以自行招募軍隊,鑄造兵器。一些諸侯王還與匈奴勾結,企圖對抗中央政權。在政治上,諸侯王們擁有自己的官僚體系,自行任命官員,不受中央政府的節制。他們在封地上實行獨立的統治,徵收賦稅,制定法律,嚴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權威。在經濟上,諸侯王們佔據著大片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他們透過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