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東吳最後一位大都督,也是東吳活的最久的軍師。他十二歲就肩負一家之主的重擔,使家族重新聚集起來得以延續。他為人深謀遠慮,在夷陵之戰中以火攻戰術大破蜀軍,又在石亭之戰中擊敗曹休,為孫吳建立三分天下的霸業立下赫赫戰功。他不僅在軍事上展現了卓越的才能,還在經濟和商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一生出將入相,與兒子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例父子同進武廟的孤本範例。
他就是被贊為“社稷之臣”的東吳江陵侯——陸遜。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除了魏、蜀、吳三國的帝王單獨立傳外,其他人物大多會合並立傳。但其中也有兩位人臣也享有了單獨立傳的權力。一位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另一位就是東吳大都督陸遜。那麼,陸遜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憑什麼能享受與諸葛亮一樣的特權呢?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東吳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孫權最重要的重要謀士之一。
公元183年,光和六年。陸遜出身於江東四大家族之一的陸氏家族,這是一個在當地極具聲望與底蘊的世家大族。自東漢以來,陸氏家族便以經學傳家,在文化和政治領域皆有著深厚影響力。
陸遜的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不幸的是,陸遜少年喪父,後來跟隨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舒縣讀書。《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遜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陸遜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飽讀詩書,對經史子集有著深刻理解,這為他日後在軍政等諸多方面展現出的睿智奠定了堅實文化基礎。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因袁術和陸康不和,袁術派遣孫策攻打廬江,陸康在堅守了兩年後,廬江城最終被孫策攻克,陸康不久便病逝了。此前,陸康已將陸遜與親屬送往吳郡。在抵禦孫策的兩年戰爭中,陸氏家族百餘人因為饑荒和戰亂,死了將近半數。此時,十二歲的陸遜是陸氏家族中最年長的,為了延續宗族,他不得不肩負起一家之主的重擔。《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孫策遭到刺殺而去世,孫權繼領其眾,成為將軍,招納俊秀,聘求名士。三年後,二十一歲的陸遜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的幕僚。
初入幕府,陸遜主要負責處理一些地方政務,如管理屯田事務、協調百姓糾紛等。他憑藉細心與耐心,以及對民生疾苦的深刻洞察,將這些看似瑣碎的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在屯田方面,他積極組織百姓開墾荒地,合理安排水利灌溉,提高糧食產量,為東吳軍事行動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同時,在處理民間糾紛時,他秉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以理服人,贏得當地百姓讚譽與信任,也逐漸在東吳官場嶄露頭角。
當時吳郡、會稽、丹陽(今安徽當塗東北)一帶也有很多隱匿人口。陸遜上書孫權陳述征討的利益,請求讓他去招募,孫權應允。會稽有一位山賊叫潘臨,造反多年,官府無法平定。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這時陸遜手下已有二千餘人。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鄱陽的賊帥尤突作亂,影響甚大,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其討平,斬首數千級,陸遜因功被拜定威校尉。透過這些戰事,孫權對陸遜頗為中意,並將自己的侄女許配於陸遜,並經常找他商討治國大策。陸遜正式成為孫權的近臣,這一年,陸遜三十三歲。
在東吳發展過程中,山越勢力一直是令孫權頭疼的問題。
山越民族分佈於江東山區地帶,他們憑藉複雜山地地形,時常發動叛亂,劫掠附近郡縣,對東吳內部穩定構成嚴重威脅。陸遜深知山越問題不解決,東吳便難以集中力量對外發展,於是主動請纓,承擔起平定山越之亂的重任。《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遜建議日:‘方今英雄棋躊,財狼髓望,克敵寧亂,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權納其策,以為帳下右部督。”
陸遜在平定山越過程中,展現出非凡軍事謀略。他並未採取一味武力強攻,而是運用恩威並施、剿撫並用的策略。一方面,他組織精銳軍隊,對那些頑固抵抗、燒殺搶掠的山越部落進行堅決打擊,以展示東吳軍威,讓山越人明白叛亂沒有好下場;另一方面,他派遣使者深入各個山越部落,宣傳東吳政策,承諾只要他們放下武器,歸順東吳,便可得到妥善安置,享受與普通百姓一樣的待遇。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