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完成包圍,開始高堆土山,深挖地道,利用井欄、櫓車、鉤梯、衝車等器械,飛箭、投石密集如雨,日夜攻城。公孫淵糧食已盡,形勢窘迫,甚至出現人殺人相互蠶食的慘狀,其部將楊祚等人堅持不住,潛逃出城投降。公孫淵派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來見司馬懿,請求解圍退兵,許諾自縛投降,司馬懿不聽,斬了來使,並以檄文通知公孫淵另派年輕聰明之人來請降;公孫淵又派出侍中衛演,請求指定日期送來人質,司馬懿則表示公孫淵不肯自縛面降,是決心去死,沒必要送人質。
魏軍繼續攻城,襄平城最終被攻破,公孫淵和兒子公孫修帶著數百騎兵從東南方向突出重圍,狼狽逃走,魏軍隨後追擊,在流星墜落的梁水岸邊,斬殺了公孫淵父子。
此次軍事行動的勝利,徹底解決了困擾曹魏數十年來的遼東問題,進一步加強了曹魏中央政權對地方的控制力度,使得中央政府的權威得以在東北地區得到彰顯和強化,鞏固了曹魏的統治基礎,確保了國家的穩定和統一 。
司馬懿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內,勝利班師。曹叡派使者到薊去犒勞部隊,增司馬懿食昆陽縣,前後共二縣。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任命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為輔政大臣,共同輔佐少主。《三國志·明帝紀》記載:“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吾得見君,無所恨。”曹叡去世後,年僅八歲的齊王曹芳繼位。
曹爽擔任輔政大臣後,憑藉自己皇族的身份以及曹叡臨終前的囑託,在朝堂上權勢熏天,對司馬懿多有打壓排擠之舉。他先是將司馬懿晉升為太傅,表面上看似尊崇有加,實則剝奪了司馬懿的實際兵權,將京城內外的主要軍事力量都掌控在自己親信的手中,讓司馬懿處於有職無權的尷尬境地。
面對曹爽的步步緊逼,司馬懿並沒有選擇衝動地與之正面衝突,而是再次施展起了他隱忍多年的本領,稱病在家,對外營造出一種自己年老體弱、無心政事的假象,以此來麻痺曹爽及其黨羽。但暗中,他卻在緊鑼密鼓地謀劃著如何奪回權力,為自己和家族的未來謀求出路。
司馬懿一方面讓自己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等人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他們招攬了許多有才能、有抱負卻在曹爽專權下不得志的人才,為將來的行動儲備力量;同時,還秘密訓練了一批死士,這些死士平日裡隱藏在市井之中,關鍵時刻卻能成為發動政變的關鍵力量。另一方面,司馬懿密切關注著曹爽等人的一舉一動,透過在曹爽陣營中安插眼線等方式,對曹爽的日常行蹤、決策動向等了如指掌,耐心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準備給予曹爽致命一擊。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曹芳離開洛陽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大將軍曹爽陪同,這時,司馬懿看準時機,發動政變,迅速掌握了京城的控制權。司馬懿透過威逼利誘郭太后,成功廢黜了曹爽及其兄弟,並以謀反的罪名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三族,徹底清除了自己在朝堂上的最大對手,這場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
高平陵之變堪稱司馬懿一生的重大轉折點,透過這次政變,他從一個被排擠打壓的輔政大臣,一舉登上了權力的巔峰,也為後來西晉代魏奠定了最為關鍵的基礎。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雖已年邁,但依然牢牢把控著曹魏的軍政大權,成為了曹魏朝堂上說一不二的人物。他深知自己的行為已經引起了許多曹魏舊臣的不滿與牴觸,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穩定朝堂局勢,他採取了一系列恩威並施的手段。
在 “威” 的方面,他對那些反對自己、心懷不滿的勢力進行了嚴厲打壓,透過各種藉口將一些可能威脅到自己權力地位的官員調離重要崗位,甚至加以懲處,以消除潛在的反對聲音。
而在 “恩” 的層面,他提拔了一些有才能且願意效忠於司馬氏家族的官員,給予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與相應的權力,讓這些人成為自己統治的助力,透過這種方式,逐漸構建起一個以司馬氏為核心的政治集團,確保朝堂上下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轉。
公元 251年,嘉平三年。司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歲。
司馬懿雖然去世了,但他所開啟的司馬氏家族掌控天下的程序卻並未停止。
司馬懿死後,其長子司馬師繼承了他的權力,繼續掌控著曹魏政權,司馬師同樣有著出色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進一步鞏固了司馬氏家族在曹魏朝堂的地位。
隨後司馬昭也在父兄的基礎上,不斷擴充司馬氏的權勢,最終在司馬炎時期,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了西晉王朝,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