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廷上下的廣泛尊敬和愛戴,也為他在政治上贏得了更多的支援和擁護。
王導生活簡樸,不尚奢華。儘管他身為東晉的丞相,位高權重,掌握著大量的財富和資源,但他卻始終保持著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他的住所簡陋,飲食簡單,衣著樸素,與普通百姓並無太大區別。王導深知國家正處於艱難時期,百姓生活困苦,因此他以身作則,倡導節儉之風,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影響和帶動朝廷官員和社會風氣的轉變。在他的影響下,東晉初期的官場風氣相對清正廉潔,社會上也形成了一種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良好風尚。
公元 322 年,永昌元年。王敦以反對劉隗、刁協為名舉兵反叛,攻入建康。王導雖是王氏族人,但堅決維護帝室,率家族子弟請罪。司馬睿感其忠誠,下詔嘉獎。王敦得勢後任用王導為尚書令,但王導堅決反對王敦篡位。王敦無法實現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王導又上疏建議改革賜諡制度,使無爵位的公卿等文官也能獲得諡號,此建議被採納。
公元 323 年,永昌二年。司馬睿憂憤而死。晉明帝司馬紹繼位,王導輔政,兼任司徒。王敦再次圖謀篡位,王導堅決反擊。後來王敦領兵向京師逼進,當時王敦正患病,王導用計鼓舞士氣,最終晉明帝平定了王敦之亂。
王敦之亂平定後,王導被封為始興郡公,食邑三千戶,進位太保,司徒之職依然如前,特許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但王導堅決推辭不接受。《晉書?列傳第三十五》記載:“敦平,進封始興郡公,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進位太保,司徒如故,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固讓。”
公元 325 年,太寧三年。司馬紹病死,幼主司馬衍繼位,史稱晉成帝,王導受顧命,與司馬羕、庾亮等多位重臣共同輔政。但庾亮很快借帝舅之名和太后之威而獨大,王導的權力受到制衡。
公元 328 年,咸和三年。歷陽太守蘇峻企圖謀反,庾亮不聽王導等人的勸阻,徵蘇峻入朝,企圖騙蘇峻到建康,以便更好地控制他,沒想到此舉引發了 “蘇峻之亂”。蘇峻攻入京城,王導與荀崧、陸曄等人入宮保護司馬衍。蘇峻對王導敬畏有加,並未加害王導,但王導仍積極籌劃營救司馬衍。
公元 329 年,咸和四年。蘇峻之亂被平息,但此時建康的宮殿與宗廟皆化為灰燼。面對此景,溫嶠提議遷都至豫章,而三吳地區的豪傑則主張定都會稽,雙方意見相持不下。最終王導力排眾議,阻止了遷都。蘇峻之亂後,國庫枯竭,庫藏只有布數千匹,國家經費嚴重不足。王導為此十分擔憂,於是他與朝臣同穿粗布做的單衣,建康人士見了都爭相效仿,引起粗布價格暴漲,庫藏布全部賣光,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危機。
王導忠心耿耿,輔佐三朝,功勳卓著,深受晉成帝司馬衍的愛戴。在晉成帝時期,王導真正做到了位極人臣。司馬衍舉行冬祭,特賜祭品予王導,同時免其下拜之禮,王導推辭不受。正月初一王匯入朝,司馬衍還親自起來迎接,並以家人禮拜見王導的妻子曹淑。王導平素儉樸寡慾,倉中沒有積蓄的糧米,穿衣不同時穿兩件帛衣。司馬衍知道後,送給他布萬匹,以供他私人開支。王導體弱患病,出席不了朝會,司馬衍就親自到他府中,用輿車將他接到殿裡。司馬衍對王導敬重和尊崇有加。
公元 338 年,鹹康四年。王導轉任中外大都督,進升太傅,並拜為丞相,廢除司徒之職,權力集於丞相一身。同年,王導的妻子曹氏去世,朝廷追贈以金章紫綬。
自漢、魏以來,群臣不拜帝王陵墓,但王導與司馬睿情誼深厚,每有提拔封賞,皆至陵前祭拜,悲痛不已。因此,司馬衍下詔百官皆須拜帝王之陵,此例始於王導。
公元 339 年,鹹康五年。王導病逝,享年六十四歲,諡號 “文獻”。
司馬衍為王導舉哀三日,並遣大鴻臚持節監護喪事,以最高規格的葬禮安葬王導。王導下葬時,賜九遊轀輬車、黃屋左纛、前後羽葆鼓吹、武賁班劍百人。自東晉中興以來,沒有可以同王導相比的臣子,司馬衍更是以太牢禮祭祀王導。
縱觀王導的一生,他對東晉政權的建立、穩定與發展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從永嘉南渡的戰略決策,到凝聚南北士族人心、構建東晉政權的政治制度與權力架構,再到調和南北士族矛盾、推動經濟文化發展等多方面舉措,王導貫穿了東晉政權的整個發展歷程。
可以說,如果沒有王導的卓越領導與智慧,東晉政權很難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立足並維持百年之久。他的政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