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積累了鉅額財富。這些財富不僅用於滿足他們的奢侈生活,還被用於擴充軍事力量,進一步威脅著中央政權。
在這個關鍵時刻,晁錯向漢景帝提出了削藩的建議,並呈上了《削藩策》。
《漢書》記載:“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漢景帝最終採納了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
但在削藩這個問題上,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削藩的主意不能是漢景帝自己提出的,因為這些諸侯王不僅位高權重,是漢朝的根基,而且還是他們老劉家的骨肉至親。一旦漢景帝自己提出削藩,很容易造成天下大亂。
所以,必須有人來背這個鍋,而且這個人必須有足夠的能力背得起這口鍋。最後,晁錯成了這個背鍋俠。
晁錯在勸漢景帝削藩的過程中,得罪了很多人。
首先,被削藩的諸侯王對他恨之入骨。這些諸侯王原本在自己的封地上作威作福,享受著巨大的權力和財富。晁錯的削藩建議直接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自然對晁錯充滿了憎恨。
其次,朝廷中的大臣很多也反對他。尤其是大臣竇嬰,他是竇太后的侄子,認為削藩風險太大,有可能會引發動亂。他不服晁錯,二人爭論不休,由此結下了樑子。
最後,晁錯的家人也反對他。晁錯的父親千里迢迢趕到京城,勸晁錯削藩是離間朝廷和劉姓諸侯王的家事,出力不討好,不要這麼做。但晁錯不為所動,他堅定地認為削藩是為了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晁錯的父親見勸不動兒子,心中萬分悲涼,他不忍見到晁家滅門,回到家後,服毒自殺。《漢書》記載:“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
公元前 154 年,漢景帝下達削藩令。
削藩令下達後,吳王劉濞就以 “誅晁錯,清君側” 的名義,聯合其他諸侯王起兵發動叛亂,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 “七國之亂”。
七國造反的訊息傳到都城後,漢景帝十分緊張。他問晁錯如何應對,沒想到晁錯卻傻眼了,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無奈之下,晁錯向漢景帝提出御駕親征,割地求和,殺袁盎等措施。
晁錯提出御駕親征,可能是考慮到漢景帝的權威和士氣的重要性。在古代,君主親征往往能夠鼓舞士氣,增強軍隊的戰鬥力。割地求和雖然看似妥協,但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也可能是為了爭取時間,穩定局勢。殺袁盎則是出於對局勢的誤判,他認為袁盎與吳王劉濞有勾結,可能會對朝廷造成更大的威脅。
晁錯的這些建議在當時的情況下存在很大的風險,更不能直接解決問題,漢景帝聽後理都沒理他。
可見晁錯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和謀士。
昔日與晁錯有過節的竇嬰抓住機會,將七王叛亂的矛頭指向了晁錯。而大臣袁盎也建議漢景帝殺了晁錯,以平息七國的叛亂。緊接著,以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為首的大臣聯名彈劾晁錯,請求漢景帝處死這個亂國之臣。
此時的漢景帝只想儘快解決問題,其他的什麼都不在乎。於是,漢景帝頭腦一熱,採納了他們的建議。隨之,身穿朝服的晁錯,被騙到街市,處以腰斬,全族被滅,無一倖免。《漢書》記載:“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或許晁錯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無私無畏,一心護主,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晁錯死後,叛亂並沒有平息。漢景帝派出大將周亞夫,幾乎傾盡全國之力,歷時三個月,才將七國之亂平息。
經此一戰,各諸侯王的勢力受到了致命打擊,實力大不如前。這為後來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徹底解決各諸侯國的問題創造了有利條件。從長遠來看,晁錯無疑又是最大的功臣。
縱觀晁錯的一生,他少年勤奮,矢志不渝,才情橫溢;青年奮發,輔佐君王,治國安邦。他胸懷天下,心繫蒼生,提出改革,力主削藩,為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立下汗馬功勞。然而,他命運多舛,因忠直而招禍,因改革而觸怒權貴。他的忠誠和直言不諱在那個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成為了他的致命弱點。最終,他含冤而逝,令人扼腕嘆息。
晁錯的死,既是他自己對現實認知的不足,也是時代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