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被戲謔為三國第一毒士,也被稱為魏晉八君子之首。他是三國最低調的謀士,也是三國算無遺策的奇才。他一生獻計無數,卻從未遭人嫉恨,一手自保之術無人能敵。他一生五易其主,卻能洞悉人性,在亂世之中明哲保身得以善終。他一言可亂國,一策可安邦。
他就是三國第一人:賈詡。
賈詡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和個性的一位謀士。他與其他謀士不同之處在於,此人天生不走尋常路,行事風格十分野。他不問天下是與非,也不講究條條框框,一出手就註定有人要倒黴。畢竟長安亂不亂,我賈大爺說了算。
那麼,賈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為什麼被戲謔為三國第一毒士?他又憑什麼能位列魏晉八君子之首呢?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漢末三國時期著名謀士,在軍事戰略方面亦有卓越見解,為曹魏開國功臣。
公元 147 年,建和元年。彼時漢室衰頹,天下已然呈現動盪不安之態。外戚與宦官爭鬥不斷,民不聊生。
賈詡就出生在這一年。
據說賈詡是西漢那位天縱奇才賈誼的後人,但這種說法是到了唐朝才有的,不排除是賈詡後人攀附的原因。不過,賈詡的確出身於一個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賈秀玉為武威太守,祖父賈衍任兗州刺史,父親賈龔曾任輕騎將軍。
出生在這樣的世家,賈詡不僅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的仕途發展也相當優渥。而且東漢流行名士評說,僅憑評語就可以做官。當時的名士閻忠就評價賈詡有張良和陳平之奇。但賈詡少年時十分低調,不喜歡搞交際,基本沒啥名氣,很少有人知道他。
後來賈詡舉孝廉入仕,做了郎官(漢朝時,郎官主要指宮廷侍衛)。之後不久,因為當官當得不爽,賈詡就稱病打了辭職報告。《三國志?魏書?賈詡傳》記載:少時人莫知,唯漢陽閻忠異之,賈詡有良、平之奇。察孝廉為郎,疾病去官。
在賈詡辭官回鄉的路上,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賈詡遇上了叛亂的氐人,他與同行的幾十個人都被氐人抓住。就在這危急時刻,賈詡心生一計,他謊稱自己是太尉段熲的外孫,只要氐人不傷害他,他的家人一定會花重金來贖他。
段熲是當時的太尉,早年鎮守西北邊境,在西北少數民族之間很有威望。賈詡打出段熲的旗號就是為了震懾氐人,丟出重金酬謝是為了誘惑氐人。賈詡這一硬一軟,把氐人忽悠得團團轉。氐人不但沒有殺他,還好酒好菜招待了他,然後恭恭敬敬地把他送走了。《三國志?魏書?賈詡傳》記載:“時太尉段熲,昔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故詡假以懼氐。氐果不敢害,與盟而送之。” 此事雖只是賈詡早年經歷中的一個小插曲,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賈詡不僅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能力很強,而且口才也十分了得。
回家後的賈詡,老老實實在家養病,十分低調。
公元 189 年,董卓進京,廢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董卓看似莽夫,實則粗中有細。他明白要治理天下,還是得仰仗那些知識分子。於是董卓恩威並施,四處邀請名士、能士出來做官。賈詡也被董卓蒐羅出來,以太尉掾的身份任平津都尉,升為討虜校尉,後來被編入了董卓女婿牛輔的軍隊中。這一階段的賈詡依舊十分低調,沒有什麼作為。
公元 192 年,董卓的倒行逆施引發了天下諸侯的聯合討伐,即著名的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面對聲勢浩大的聯軍,董卓陣營內部人心惶惶,局勢十分緊張。王允等人設計,利用呂布成功除掉了董卓。
董卓一死,他的女婿牛輔也被殺。西涼軍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亂成了一鍋粥。司徒王允想要殺盡董卓所有部下。
董卓手下有兩名哼哈二將,名叫李傕和郭汜。兩人心裡十分忐忑,正準備解散軍隊,各回各家。
這個時候,賈詡出手了。
賈詡深知,如果這些董卓的舊部就此散去,那麼他們必然會被各路諸侯逐個擊破,而自己作為董卓陣營的一員,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賈詡出面勸阻了李傕、郭汜等人。賈詡先是給李傕郭汜製造恐慌,說朝廷要殺光西涼軍解恨,大家沒地方跑,所以大家都別跑了。然後鼓勵他們拿起武器,收拾殘兵,反攻長安,為老董報仇。如果成功了,就順勢 “奉國家以徵天下”,如果不成功,到時候再逃跑也不遲。《三國志?魏書?賈詡傳》記載: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