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費棧被曹操策反,在丹陽煽動山越起事,充當曹軍內應,配合曹軍。孫權命陸遜率兵前往征伐。費棧人多勢大,陸遜帶去的兵馬較少,敵我懸殊。但陸遜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佈鼓角、夜裡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很快擊破費棧武裝。
經過數年不懈努力,陸遜成功地平定了大部分山越之亂,他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從中挑選強壯者從軍,得精兵萬餘。陸遜的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增加了東吳的人口和勞動力,還消除了內部隱患,為東吳全身心投入對外爭霸奠定了良好基礎。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的部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圍困襄陽、樊城,後擒于禁,斬龐德。孫權集團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荊州三郡(江夏、長沙、桂陽)後,實力大增,但因為劉備集團佔據荊州南郡,使得孫權集團不但無力向北發展,而且還有被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夾擊的危險。所以,孫權集團在呂蒙“全據長江”的主張下,想方設法想佔據荊州南郡。
陸遜敏銳地察覺到荊州局勢的微妙變化,便向孫權進言,闡述奪取荊州的可行性以及相應戰略計劃。他指出關羽雖勇猛,但為人高傲自負,此時可利用他這一性格弱點,先示弱於他,讓他放鬆對東吳的警惕,然後再尋找合適時機發動突然襲擊。
孫權採納陸遜建議,並任命他與呂蒙一同謀劃奪取荊州之事。
陸遜先是給關羽寫了一封言辭謙卑的書信,在信中對關羽大肆誇讚,稱其功高蓋世,威震四方,自己對他十分欽佩,此次東吳出兵只是為了防禦曹魏,絕無覬覦荊州之意。關羽看了這封信後,果然中計,認為陸遜不過是個年輕後生,不足為懼,便將防備東吳的兵力調往北方,去攻打曹魏的襄樊地區。
見關羽上當,呂蒙和陸遜抓住時機,率領大軍白衣渡江,悄悄地摸到荊州城下。由於關羽後方空虛,東吳軍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順利地佔領了荊州的多個重要城池。關羽得知後方失陷後,匆忙回軍救援,但為時已晚,最終敗走麥城,被東吳軍隊擒獲並殺害。
荊州爭奪戰的勝利,讓陸遜聲名大噪,他憑藉出色的謀略和果敢的行動,在東吳軍事將領中脫穎而出,成為孫權倚重的重要將領之一,也為東吳在長江中游地區的戰略佈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劉備在得知關羽被害、荊州丟失後,悲憤交加,不顧諸葛亮等大臣勸阻,毅然決定興兵伐吳,要為關羽報仇雪恨,同時奪回荊州這塊戰略要地。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劉備率領蜀漢大軍水陸並進,氣勢洶洶地向東吳殺來,一時間,東吳西部邊境形勢萬分危急。
面對蜀漢大軍的來勢洶洶,孫權意識到必須要有一位能夠統籌全域性、具備卓越軍事才能的將領來指揮作戰,才能抵禦住蜀漢的攻勢。經過深思熟慮,孫權決定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領東吳各路軍隊,抵禦劉備的進攻。《三國志·陸遜傳》記載:“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陸遜在接手東吳軍指揮權後,仔細分析了雙方的兵力、士氣以及地形等條件。他深知劉備兵勢強大,且因關羽被殺而報仇心切,士氣正盛,所以決定暫避蜀軍鋒芒,避免過早與蜀軍進行正面決戰,陸遜耐心說服了諸將放棄立即決戰的要求後,果斷地指揮大軍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猇亭一線。
這樣大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同時也拉長了蜀軍的補給線,使蜀軍逐漸陷入疲憊和後勤保障困難的境地。
在相持階段,面對劉備的多次挑釁,陸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劉備曾派遣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馬,企圖引誘吳軍出戰,但陸遜堅守陣地,沒有上當,成功地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求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使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
公元222年,黃初三年。經過長時間的相持,蜀軍士氣低落,劉備因暑熱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兵力分散。陸遜認為戰略反攻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果斷地動員全軍投入反擊。他先派出小股部隊作試探性的進攻,摸清了蜀軍的虛實,並找到了利用火攻反擊蜀軍的辦法。
在一個颳著大風的黑夜,吳軍趁著蜀軍沒有防備,發動了全面的出擊,順風放起火來,火勢迅速蔓延,蜀軍的四十多個營盤瞬間陷入火海之中。吳軍將士士氣大振,勇往直前,橫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