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功水以東的區域安營紮寨。而諸葛亮則選擇屯兵於褒斜道北口附近的五丈原。五丈原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地勢險要,且褒斜道是蜀軍運糧的生命線,在此駐紮可保糧道無憂,一旦出現意外,也可從容撤回漢中。

起初,諸葛亮派虎步監孟琰率少量兵馬駐紮於河東岸,與大軍隔水相望,形成掎角之勢。但適逢武功水位暴漲,阻斷了雙方聯絡。司馬懿趁機攻打孟琰,諸葛亮一方面派人架設橋樑,一方面派弓兵阻擊司馬懿,司馬懿見橋快架好,只好撤退,雙方未發生大規模戰鬥。

接著,雍州刺史郭淮認為諸葛亮的目標是隴西地區,若其派兵渡過渭水,佔據渭水以北的北原,便可切斷關中和隴西地區的聯絡。司馬懿遂命郭淮率兵移駐北原防守。郭淮到北原後迅速修築城防營壘,蜀軍前來攻打,因魏軍早有準備,攻而不克,只能退走。

然後,蜀軍拔營西進,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將進攻西圍,繼而攻擊陳倉,只有郭淮認為諸葛亮是聲東擊西,其真實目標是陽遂。當晚,蜀軍果然趁夜色偷襲陽遂,但因魏軍早有防備,蜀軍再次敗退。

幾次交手,魏蜀雙方都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於是兩軍進入對峙階段。

在對峙期間,諸葛亮一方面在武功河西岸搞起了屯田,以解決糧草問題;另一方面,他命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和頭巾,譏諷其像女人一樣怯戰,但司馬懿不為所動,魏軍仍舊堅守不戰。司馬懿還假意上表給曹叡請戰,曹叡派辛毗為軍師到前線節制司馬懿,司馬懿則屢次請求出兵,均被辛毗拒絕,諸葛亮明白司馬懿在演戲,卻也無可奈何。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諸葛亮一生為之奮鬥的崇高理想,也是他對劉備生前的鄭重承諾。諸葛亮此時想求戰不成,進攻不克,退軍又不捨,被困在五丈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與司馬懿相持百餘日後,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終於病倒。

到了八月,諸葛亮病情惡化。彌留之際,諸葛亮向眾人交代完後事,便在五丈原的軍營中與世長辭。他的身影,與五丈原薄涼的瑟瑟秋風,一同消逝在了歷史的長河裡。

這一年,諸葛亮五十四歲。

諸葛亮病逝後,楊儀等人秘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司馬懿見蜀軍後撤,認為諸葛亮已去世,於是率軍追擊,姜維擊鼓做出出擊的架勢,司馬懿遂不敢進攻,蜀軍得以從容撤退。?諸葛亮五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儘管如此,諸葛亮的北伐之舉依然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它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曹魏的兵力,使其無法集中力量對東吳發動大規模進攻,從而維持了三國鼎立的相對穩定局面。

諸葛亮不僅在政治、軍事方面有著非凡成就,在文學領域同樣令人矚目。

他的文章言辭懇切、情感真摯,兼具文學性與思想性,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政治智慧和人生哲理。其中,《出師表》堪稱千古名篇。文中既有對先帝劉備的感恩追懷之情,回顧了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以及創業的艱難歷程;又有對後主劉禪的殷切囑託和忠心勸諫之意,他苦口婆心地勸誡劉禪要 “親賢臣,遠小人”,要繼承先帝遺志,發憤圖強,興復漢室。整篇文章行文流暢,一氣呵成,用典恰當。

《出師表》所傳達出的忠誠、擔當、智慧等精神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深深打動著讀者的心,被後人廣為傳頌、反覆誦讀,成為了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對後世的文學創作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此外,諸葛亮還有一些詩歌、書信等文學作品留存於世,從這些作品中同樣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學功底、高遠的志向情懷以及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

在科技領域,諸葛亮也展現出了非凡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他所發明的木牛流馬,堪稱古代機械工程的傑作。由於歷史久遠,其具體的構造和製作原理如今雖難以完全還原,但從有限的史料記載中,我們依然可以想象出它的精妙之處。木牛流馬的出現,有效解決了蜀軍在山地行軍過程中糧草運輸困難的問題。它能夠在崎嶇的山路間自動行走,節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極大地提高了後勤保障效率,為北伐等軍事行動提供了有力支援。

此外,諸葛亮還改進了諸葛連弩。這種弩箭武器相較於傳統弩,一次能夠發射多支弩箭,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和威懾力,在戰場上能對敵軍造成大面積殺傷,改變了傳統弓弩作戰模式,是古代兵器製造技術的一大創新。

諸葛亮的這些科技發明和創新,不僅在當時的軍事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他

其他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穿越只為玉簪,沒想當皇后呀

穿越只為玉簪,沒想當皇后呀

憶小蘭
關於穿越只為玉簪,沒想當皇后呀:凌惜月意外魂穿,為了得到價值百萬的白梅玉簪,她答應原主,幫她完成兩個任務。為了能安穩平靜地完成任務,她主動選擇嫁給坐輪椅的大皇子,以為癱了,就代表那方面不行了。結果,大皇子只是雙膝受傷,其他方面都很正常。她傻眼了!怎麼辦?要如何應對呀?
其他 連載 1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