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再見是藍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殺得好!”朱棣解氣的大喊一聲。

“好個屁!”

朱元璋卻是厲喝一聲,看向任以虛雙目發紅的說道:“四十萬大軍覆滅,瓦剌豈會放棄這個長驅直入的機會?”

“京城......也成了絕地!”

“王振百死莫贖!”

“不錯,是攻向京城。”

任以虛點頭說道:“而且那時候的京城,是北平。”

“北平......”

朱棣更是絕望。

那就更糟了,北平正面對著前線,一旦被圍,得不到南方的物資支援,那北平,就徹底成了一座孤城死地。

“該南遷了......”

朱棣愣說道,只有南遷,才是出路。

只是......他突然想起什麼,臉色難看無比的說道:“南遷路上,有沒有出什麼么蛾子?”

“那倒是沒有。”

任以虛卻是笑道:“畢竟,最大的拖油瓶,最大的內奸,明堡宗那時候已經被俘虜,剩下的,可都是自己人。”

“哪怕此時的京城空虛無比,卻依然爆發出了大明人的血性與骨氣!”

“此刻,有一人,大明最後的血性集於一身,他率領剩下兵將,守住了京城,守住了大明!”

“此人是誰?”

朱元璋朱棣都是一愣,跟著欣喜若狂的說道。

聽了太多明堡宗的荒唐事,他們的心理預期,已經降的很低。

哪怕此人沒什麼軍事能力,但只要他有這份骨氣,就已經能讓朱元璋等人驚喜無比。

“于謙!”

說到這個光耀古今的名字時,任以虛也是面帶敬佩之色。

“兵部尚書,于謙!”

“當時群臣欲逃,是他站了出來,攔下所有人,力主抗敵!”

“那時,九門為京城門戶,他派諸將守衛。”

“安定門,陶瑾!”

“東直門,劉安!”

“朝陽門,朱瑛!”

“西直門,劉聚!”

“正陽門,李端!”

“崇文門,劉得新!”

“宣武門,湯節!”

“阜成門,顧興祖!”

“還有德勝門......”

任以虛停頓下來:“那是最危險,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城門,直面瓦刺大軍,破此門,京城必破!”

“一旦開戰,瓦剌會集中大部分兵力,全力攻擊此門。”

“鎮守此門者,于謙!”

話音落下,擲地有聲。

朱元璋等人呆住,彷彿能看到,在那堪稱王朝末日之時,一個文弱書生站了出來,以清晰嚴厲的言辭,擋住了所有逃亡者。

用瘦弱的肩膀,擔起了大明重擔!

他站在了最危險的位置,有勇氣有骨氣,他挽救了垂亡的大明!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他名于謙!

是大明最硬的大臣!

“他,在如何了?”

朱元璋顫抖的說道:“可是.....戰死?”

“不曾!”

任以虛卻是斬釘截鐵的說道:“于謙頂住了瓦剌,堅守京城不失,瓦剌面對這等銅牆鐵壁般的防守,也無可奈何。”

“瓦刺無法破城,於是只好另想辦法......”

聽到這裡,朱元璋怒火滔天說道:“叫門皇帝!”

“瓦刺是不是派出了叫門皇帝?”

朱棣也是臉色一陣蒼白,氣的雙手顫抖,這叫門皇帝,為什麼不死!

你身為皇帝,都被俘虜了,為何不去自盡,保住最後一點名節?

“于謙.......答應了?”朱元璋顫聲說道。

君君臣臣,自古皆然,于謙頂住了群臣的壓力,但他能頂住皇帝的壓力嗎?

就算于謙答應,朱元璋也不會,也沒有資格怪他。

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子孫不爭氣啊!

可此時,任以虛卻是嗤笑一聲說道:“瓦剌也以為于謙會答應。”

“他在等著,等著于謙派來和談使者,跟他談判,乞求他放過明堡宗,奉上大筆金銀......”

“然後他等來了和談使者。”

“那是兩個官員,本是兩個六七品的小官,臨時給了四品級別!”

聽到這裡,朱元璋激動大喜,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