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舜覓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家喝完最後一杯,上飯。
劉迥吸了吸鼻子,怎麼有一股香味啊。
當丫環將一碗冒著熱氣,散發著濃郁香氣的米飯放到劉大人面前時,劉大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鼻子了。
長這麼大,還從未吃過,不對,就連聞都沒聞過這麼濃郁香氣的米飯。
看著晶瑩透亮的米飯,劉大人用筷子挑了一口,放進嘴中,細細咀嚼,感覺飯粒彈力十足,嚼後香軟怡人,唇齒留香。
將飯嚥下後,劉大人連贊“好米”
懷素道:“綠天庵自種即將秋收的香稻加工後就是這種香米。"
劉大人又叮囑一番,收割時一定記得通知他。
吃完飯,周亦銘、懷素、黃益三人告辭離去,劉大人帶領侄兒劉宇生,送眾人到刺史府門口。
……
當晚,懷素留宿黃府。
第二天一早,懷素就和黃益起床練拳。吃過早飯,懷素就告辭回綠天庵了。
回到綠天庵,懷素又去了山泉邊練字。看到幾天不見的芭蕉林,懷素感覺整片芭蕉林似乎長高了一些,也茂盛了很多。
看到這片芭蕉林,在自己的規劃下,如今長勢喜人,以後就再也不會為練字而愁了。頓時,心情也舒暢了不少。
約莫練了一個時辰的字,懷雲來到山泉邊,找到懷素。道:“園頭,昨天,周老闆派人過來看了我們的香稻,說估計還有二十天就可以收割了。"
懷素心想,還是周叔貼心啊,什麼事都幫自己考慮好了。自己當時以為只要十天就差不多可以收割了呢,沒想到還得二十天。看到周邊的稻田大部分都收割了,心裡就以為差不多了。
“往年我們種的水稻是怎麼收割的。”
懷素問道。
“往年高山寺會派十來個雜役弟子加上我和懷雨,十幾個人一天加油幹能收割七八畝稻田,一共需六到八天收割完。”
懷素聽懷雲說完,想了想,問道:“我們請一個人一天工錢大約多少錢!"
“現在正農忙,請一個人一天工錢大概二十文,我們收割時,沒那麼忙了,估計十五文也能請得到人。”
懷素算了一下,按一個工人二十文算,二十個工人才四百文。請二十個工人幹四天,也才一點六兩銀子。還不如外面請工人幹活更簡單幹脆呢。到時候懷雲和懷雨負責安排人員和合理調動人員,懷雷和懷電負責燒茶送水,保障後勤,這樣還更高效呢。
於是,懷素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懷雲說了,懷雲也覺得這樣更好。也許,二十個人三天就幹完了也不一定呢。
二人就將水稻收割之事就這麼敲定下來,由懷雲安排僱人事宜,懷素通知高山寺,今年秋收不用寺院安排雜役幫忙。
確定好這些,懷素看了看山谷裡的稻田,就決定去田間近距離的看看。
懷素在前,懷雲在後,沿著山間小道,往山谷的稻田行去。
來到庵中自留種植香稻的田邊,懷素就聞到一股清新的稻香,青色的禾葉,葉尖處已開始泛黃,穀穗垂下了腰,顆粒飽滿,青中帶一點點黃。
稻田裡,偶爾響起“嘩嘩”的水響聲,淺水處,還能看到遊動的禾花魚露出的背鰭。稍深一點的地方,成群的禾花魚,聚在一起,攪動起一陣陣的水波,彷彿聚在一起打水仗似的。
田埂邊,零星的散落著不少田螺。見狀,懷素對懷雲道,今晚上搞個魚湯喝螺怎麼樣?懷雲回道,這個簡單,在田埂邊隨便一轉,一盤喝螺就撿出來了。
懷素說這盤菜就交給你了。想了一下,又說道:"還可以搞個黃燜禾花魚!”
懷雲心想道,還是園頭在庵裡好啊,伙食都好多了。
看完這些,懷素說道:“回去吧,吃過中飯,我去趟高山寺,報給懷竹主持,今年不用寺裡安排雜役了。你下午就負責搞晚上的伙食。”
懷雲應了,然後就一道回到綠天庵。吃過中飯,二人分頭行動去了……。
懷素從後山的小路抄近道由小門入城,一溜煙的工夫就到了高山寺。
找到懷竹,懷素說明來意,說今年秋收不用寺院派雜役幫忙,自己可以解決。給寺院的分成按舊例上交。
懷竹怔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讓懷素再說一遍,懷素又說了一遍,懷竹還是將信將疑。問懷素怎麼解決人力問題?
懷素說僱人。一個人一天工錢才二十文錢,僱二十人做四天一共才一千六百文,合一兩六錢銀子。還是僱人省事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