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穢多非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可以看出來,常州張巡這一塊“肉”,已經有很多人盯上了。勸張巡出來做官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了。

從小的角度來說,親朋故舊們都希望用張巡這個熟人。從大的角度來說,那就是南宋朝廷還在運轉,他在竭力的從自己治下還有餘力的州縣,發掘出最後的戰爭潛力。

無錫的李株被動員了起來,溧陽的趙淮也被動員了起來,老頭不老頭的尚在其次。重要的是他們作為地方上的大鄉紳,大士族,有相當的號召力和財力。

起用李株,無錫的財富和人力就有一部分被調動起來,成為整個宋朝廷軍事政治力量的一部分。同理,起用趙淮和趙縉也是這樣的操作。

溧陽趙家的人力和財力,短時間內被朝廷快速的擭取到手。本來徵募二萬大軍很難,可趙淮一出面,二萬人須臾間就能夠募集。朝廷欠餉嚴重,這兵暫時全靠趙家的錢財養活著。

真要打仗了,再發一筆賞賜,等於宋朝廷除了捨出去一個官職外,幾乎什麼顯性成本都沒有付出。

這樣的事情,正在兩浙、福建、兩廣、江西不斷地發生。與其說朝廷在起用帶宋老年天團,不如說帶宋在榨乾這些老頭的最後一點能量。

等還對帶宋懷有幾分忠義之心,或者保持了一點道德廉恥感的老頭們被榨乾了,帶宋還能去榨誰呢?

年輕一輩的,本來就沒受過帶宋多少的恩惠,也沒見識過帶宋明君的模樣,產生什麼知遇的因緣。先天對帶宋的歸屬感就一般,朝廷恐怕也知道自己差使不動年輕一代。

事已至此,奇形怪狀。

王朝末日,一切看著荒誕的事情,都有跡可循,都合理正常。

不過這封信也提醒了張巡,朝廷現在多少有點無所不用其極的壓榨最後那點國力的意思。自己這塊“肉”已經上了桌,早一筷子晚一筷子的事。

只要老張家沒有被榨出來油水,那後面的招數可能就不是這麼含情脈脈得了。

這不是單指什麼人或者什麼團體要對付張巡,是整個帶宋朝廷的暴力機器,在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而做出的必然選擇。他現在尚有幾分困獸猶鬥的掙扎,任何的救命稻草他都要往手裡面攥,直到他徹底溺水的那一刻。

常州,或者說武進縣和晉陵縣的“民力”,必須要再額外的榨出來一點,才能夠讓帶宋的暴力機器滿意,進而轉換下一個壓榨目標。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鐵拳。

別以為鐵拳和自己沒關係,張巡一旦低頭,那麼就要在常州徵兵拉壯。你原本在家裡美滋滋的躺著,突然就被人提到了軍營,給你一根燒火棍,拉到丁家洲,然後在幾十萬人的水火之中,稀裡糊塗的丟掉性命。

在你反應到自己被鐵拳砸到的時候,你就已經是那個必須要付出去的代價了。

綜上,就算這一次張巡依舊不接受趙淮的札委,朝廷還可以從張逞身上打主意。張逞如今已經是朝廷中層的骨幹官僚,就他的身份,直接外派為浙西安撫副使、知平江府是毫無問題的。

一旦張逞被外派,籤兵徵糧,捉生修戰都是必然要做的。到時候朝廷讓他招募二三萬兵馬,他怎麼招?肯定回常州,先把老張家的鄉黨弓手們數百人都給帶上,再用自己家幾千囷的糧食招募饑民。

錢花了,人拉盡,緊跟賈似道的步伐去丁家洲送一波。

所以張巡這一次必須給趙淮爆一點金幣出來了,什麼都不爆的話,就算趙淮不介意,朝廷也會介意的。

念頭一轉,張巡提筆回信。自己還需要應付朝廷解往潤州的夏糧,這事情同樣是緊急國事。如果不備辦妥當,將來王師去襄陽就要沒飯吃的。

天大的國事,我就拿天大的國事來壓,哪裡的軍情不緊急呢?沒辦法分出什麼高低的,都緊急。

有了理由之後,張巡就繼續寫到,希望趙淮舉薦一個誠猛壯士到常州來,擔任常州副統制,先行招募二三千兵馬,為之後一道趕去建康戍守做準備。

雖然說兩萬人的金幣沒有爆出來,但至少先爆了三千人的金幣。朝廷的壓力短時間內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去,能拖一天是一天。

接到回信的趙淮倒也沒有想這麼多,一聽張巡確實有軍情要務,得幫著陸秀夫去辦,也是無奈。他又不是鐵拳,他只是真的想要自己兒媳婦的弟弟來效力罷了。間接幫助了鐵拳,僅此而已。

既然張巡允諾協助他這個轉運使招募三千人,那這機會不能放過。趙淮的叔叔趙葵久任邊鄙,所在多有恩信,軍中故人其實不少。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