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多非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把能幹的就幹了吧,除了老張家的四十萬斛糧食載運進城外,其他縉紳也將自家的糧食車載船運進入常州。城外留了五萬斛糧食,給張氏一門郎黨均分,夏收的情況就不好,今年秋收大機率荒年。
最後載運進城的糧食足有八十萬斛,加上趙汝鑑之前徵收的夏稅糧,城內官倉就有一百萬斛糧食,足夠三萬大軍,七萬百姓,食用三年以上。
城外膽小已經跑路的人家,立刻進行拆遷,大料做滾木和建築所用,碎木儲備在城下,作為之後守城所必須的薪柴。
同時開始恐嚇城外草市的商家和百姓,讓他們往城內搬,或者向無錫、宜興疏散。能勸走一個是一個,人走就拆屋。
反正城內有跑路的人家,空屋直接徵收起來,地方上的巡檢保甲十個有五個姓張,只要張巡想辦,事情辦得非常快。
空屋能安置多少就安置多少,不能安置的,就在學宮、寺院、道觀、衙門、官署和大戶人家的前廳,儘量安置。
還得打一個提前量,在城內的空地上修築臨時的長屋,安置之後可能會逃難入城的四野百姓,庇護他們。
整個常州城,有了張巡這個主事人之後,終於開始快速的運轉起來。諸般事務都有了頭緒,守城的章程也逐步出現在張巡的腦海之中,只要兵馬雲集,未嘗不能殺傷伯顏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