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gCNPYK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十回
大學重招大學生
就這樣能學成的人也不多,門規又不許隨意顯露功夫,因此,十三勢在中國武術界名氣不大,知道的人也不多。
我說:“怪不得,您觀察我很長時間才收我學功夫,原來,這是祖傳的方法。”
冷嘯天對我笑了笑繼續講吓去。
初二的數理化的課程走入正軌,教室次序也開始正常,學生不能遲到、早退、曠課了。教師也開始進行系統化教學。
吾也不能在課堂上練習大周天,大周天只能早晚練習兩次。
6月,按照上級的要求,父親回到原工作崗位上。父親的工作越來越忙,母親也是早出晚歸,有時候乾脆就不回家住。
吾只好帶著妹妹一起生活。在這期間,吾學會做飯,除早上、中午吃食堂外,晚飯都是吾做的。晚上睡覺時,父親一般都回不來,兄妹倆自己鋪床睡覺。
吾忙於練功總是不理妹妹,她只好在外面找朋友。因為,她心性開朗、心胸開闊,所以不久交了很多朋友。
隨後,母親也回到原工作崗位上,工作忙碌許多。她每天早出晚歸,只有週末才能見到我們兄妹。
時間過得飛快,上了一段時間文化課就放暑假了。
放假期間,吾沉溺在苦練十三勢之中,大師兄看到吾的飛速進步,感到再教下去有些困難,他也就將吾轉給師父教了。
在和師父推手時,吾搭手就感覺到了師父的松、軟、綿、沉的雙臂以及無形的棚勁。吾無論如何運勁,總是如觸到一團棉花沒有著力點,師父一動卻無法化去只能被彈出。
吾一下子就體會出其他人與師父的巨大差距,這讓冷嘯天深刻認識到,自身功力的差距。
吾開始同其他師兄推手和交流,冷嘯天體驗到與大師兄不同的勁力和風格。此後,吾重點加強聽力的訓練,循序漸進地領會發放之勁;其聽力和內勁也在同師兄的相互推手中不斷提高。
練功中,吾同五師兄的推手,互有勝負;同四師兄的推手,勝少負多;同三師兄的推手,沒有勝過。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相處,吾對5班的每個同學的脾氣秉性相互都瞭解,有些人敦厚,有些人油滑,有人愛打小報告。
5班同學都知道吾會武功也不敢輕易惹吾。吾對所有人一視同仁,除非某人向老師說吾的壞話,被吾知道,吾會遠離他不再來往。
練功中,吾有一些進步,吾同五師兄的推手,勝多負少;同四師兄的推手,互有勝負;同三師兄的推手,勝少負多;同二師兄的推手,沒有勝過。
6月,中共中央批准在京城大學、華清大學進行試點,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附中接到推薦工農兵上大學的任務,附中內只有樹村幫的初中學生符合條件,其他初中學生學習再好也沒有資格。
因此5班有6名樹村幫的初中學生被附中推薦去上大學,有3名被京城大學西語系入取,一個學西班牙語、一個學阿拉伯語、一個學英語。鄒洪濤進入京大中文系成為工農兵大學生。
說實話他們的學習成績在5班屬於中下水平,如果以學習成績作標準推薦上大學,這4人一個也不能被入選。
後來聽同學說,學阿拉伯語的那位大學生學了半學期就學不下去自己申請退學了,另外2人完成學業後由國家分配到外貿部門工作。鄒洪濤畢業就不知去向。
這事讓吾感受到,命運是一種個人能力之外的巨大作用力。命運來臨之時,只有命運選擇人,人不可能對抗命運。
古話已有表述,“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吾繼續練功,不斷地增長著自己的功力。同四師兄的推手,勝多負少;吾同三師兄的推手,互有勝負;同二師兄的推手,勝少負多。
上大學的學生走了以後,初中的班級進行大調整,各班學生們整體拆散重新編班。
新班裡,原有5班的學生只有5位,好在吾和劉鴻生仍然在一個班,2人的友誼更加鞏固。
新班的同學之間又要重新交往,重新認識。學習還是很緊張,吾在學習上仍然不吃力,吾還是積極地幫助同學。
1969年,立秋來到,樹葉泛黃,大地鋪滿秋色。
初二的同學上了一段時間文化課後,學校開始組織軍訓活動,向解放軍學習。
學生們滿懷崇敬到達京城西郊一個解放軍兵營,女同學住進一座營房,男同學住進另一座營房。
他們按照軍營的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