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gCNPYK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五回
心靈淨化高原路
老爸說:“歷史像一面鏡子,它顯示了民族的存在都是透過戰鬥得來的。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也是在相互鬥爭中得到的。”
到達蘭州已近傍晚,住進酒店後,我們去蘭州馬子祿百年拉麵老店品嚐正宗的馬蘭拉麵,大家都說味道好極了。
睡前,我在僻靜之處又練了一小時大周天,感覺大周天精進不少。
按照我們的計劃,5月1日星期日,兩輛車抵達夏河鎮,遊覽拉撲楞寺和桑科草原。
甘肅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艾婕綺新奇地看到有中國雪域“小xZ”之稱的夏河,處處瀰漫著藏族風情。
她歡快地說:“夏河街頭隨處可見身著暗紅色僧袍的喇嘛,他們和平常人沒什麼兩樣。他們進店鋪買東西,到飯館吃飯喝茶,搭計程車或摩的,邊走邊拿著手機打電話。
這裡比xZ還xZ。”
我說:“更令人驚歎的是,拉撲楞寺裡有會多種語言的喇嘛作導遊,英、法、德、日語不在話下,這大概是近幾年拉撲楞寺裡面國外遊客日益增多的原因吧!”
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其實要遠大於此數),佔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
拉撲楞寺的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16處佛殿、18處昂欠(大活佛宮邸)、僧舍及講經壇、法苑、印經院、佛塔等。
拉卜楞寺形成了一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偉建築群,房屋不下萬間。
拉卜楞寺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當地的石、木、土、茴麻為建築材料,絕少使用金屬。整體建築下寬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傳說。
各個廟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級,分別塗以紅、黃、白等土質顏料,陽臺房簷掛有不同的彩布帳簾。
大中型建築物頂部及牆壁四面置布銅質鎏金的法輪、陰陽獸、寶瓶、幡幢、金頂、雄獅。
部分殿堂還融合和吸收漢人建築成就,增蓋宮殿式屋頂,上覆鎏金銅瓦或綠色琉璃瓦。
我們印象最深的旅遊場景莫過於貢唐活佛府邸。能到達拉卜楞寺的標誌建築——貢唐寶塔頂端的門票每人僅20元。
貢唐寶塔可登臨的區域有三層,一層內主供的是第三世貢唐活佛靈塔,塔後有一面“經書牆”,真的是經書壘成的一堵很大的牆。
其他各處佛像、壁畫、供養法器等等,莊嚴圓滿、數不勝數。
特別值得一說的是,寶塔一層提供添燈供養服務,佈施25元就可以將好多好多燈點亮一個小時,真是太划算了。
上寶塔二層,透過玻璃窗可以膜拜裡面的佛像,二樓的圍牆很高,基本看不到外面風景。
最精彩的要數三層!三層就是塔瓶位置,貢唐寶塔的塔瓶銅板浮雕、鎏金八大菩薩,在這裡可以看到拉卜楞寺全景的一半。
參觀完拉卜楞寺後,下午我們驅車15分鐘來到距夏河縣10公里處的桑科草原,一路風光無限。
到了桑科草原地界不知什麼原因,有無人值守的路杆攔著不讓車輛透過。好在我們開的都是SUV,大家另闢路徑,走上一條小土路繼續前行。
沒走多久,大家被草原上牧歌悠揚,奶茶飄香的溫馨圖景深深地吸引著,在一片丘陵地帶停下車。
前面帳篷裡走出一位老阿媽,連說帶比劃,意思是要不要到她家喝奶茶或拍照她家的牛羊。我們婉言謝絕了她的好意,繼續駕車往草原深處開去。
兩輛車停在遍地野花,綠草如毯的小山坡處,我們拍照合影留念。
拍完照,艾婕綺望著廣漠無垠的草原說:“與這裡的草原比,京都周邊的大草原,顯得就像一塊小草坪。”
我說:“自駕遊真好,因為大草原的美麗景色必須慢慢去體味才更有味道。但是好像草原上的每個牧民家裡都有藏獒,讓人不敢接近。”
艾馨枚遠眺星星點點地藏民居住的蒙古包說:“如果是夏季的桑科草原,將是綠草如茵,草原似一塊天然地毯鋪展於天際,綠茵中各種野花爭奇鬥妍,絢麗悅目。
大夏河在草原中蜿蜒流過,似一條哈達飄落於綠毯之上。”
因為還要趕路,幾個人走馬觀花後就又上路了。
從草原趕到扎尕那已經是日落時分,神奇的扎尕那藏族村寨沉浸在餘暉中的山坳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