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吃餅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件事若能被史書記載,日後提起來也是不可思議的。
幸好胡巡撫不在其中,想必是胡夫人對他敲打過了。
這幫老臣在朝中雖有威望,但過於迂腐,自先皇時就是一群和稀泥的攪屎棍了。
至於怎麼個和稀泥的法,她也很難用語言形容。
她單方面認為他們沒救了,但又得罪不了他們,所以在圍場時,她只顧著他們吃喝玩樂,至於正事,她巴不得離這幫老頑童遠一些。
把他們從圍場中一起救出來,不過是為了給陸景逸添堵罷了。
朝中有這麼些添堵的人,陸景逸也沒精力卻關注她在私下做的手腳。
這群人裡,只有一個巡撫是可造之材,但是性格太過懦弱,幸好娶得夫人是個明白人,她也能透過她夫人把他拉回正軌。
陸景逸的心腹常總督插言替陸景逸解圍,“陛下乃九五之尊,有上天庇佑,怎會招惹邪怪,你等口出狂言,將陛下置於何處!你們是大邕的臣子,陛下才是這大邕的主人,你們如此威逼陛下,難不成想自己篡位當皇帝嗎!”
常總督是個嘴毒的,常夫人也一樣。
她一見到胡夫人,就忍不住多嘴,“呦,我記得胡大人跟這幫老臣最是交好,怎麼這會兒不站起了?難不成是腿瘸了?還是耳朵聾了沒聽見?”
換做平時,胡夫人也悶著一口氣不與她正面硬剛,最多說兩句話不了了之,但今日她挺直腰桿,中氣十足的懟了過去,“前朝政事一向不容女子插言,常夫人這是想踹了常大人自己當官嗎?”
“你!”
常夫人沒想到她會有反擊的一日,傲慢無禮的神色間摻了一抹慌張,“鄉野村婦,我不同你計較。”
胡夫人也懶得理會她給自己安“鄉野村婦”的帽子,她的家世雖算不上太起眼,但也算不上差,在朝中也是有一兩句話語權的。
剛巧她孃家兄弟帶侄兒今日也來赴宴了,聽說這常夫人的妹妹正待字閨中,相貌、品行和才學都是極好的,她本想為侄兒求此婚事,也沒必要跟她撕破臉皮。
萬一這親事定下了,她免不了要與她多見面。
私下見面拌嘴一兩句倒是無妨,若是在這大殿上出醜丟人,就沒必要了。
老臣們本就自持清高,尤其瞧不上利益心極重的人。
平步青雲的常總督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不屑理會,只顧著自己的事。
“陛下,國不可一日無母,還請陛下過了這個年,擇一黃道吉日早日冊立皇后。”
這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
皇后若是自己的人,他們也好安心在前朝立足。
陸景逸單眼微眯,單側嘴角上挑,“先皇后去世不過半年,朕如何立後?”
太后半中央以身子不適離了席,錯過這麼大一場好戲。
成欣王原本也在席下,太后走後沒多久,他藉口醉了酒離開。
也正是成欣王不在,這幫老臣才敢“胡作非為”。
成欣王之勢本就在暗處,其實力不敢估量。
先皇在世時,他已手握重兵,可隨時調遣軍隊,位高權重的很。
又因先皇年齡一大,更加昏庸無能,這權利一點一點向下偏移,有一大半都被成欣王握在手裡。
偏成欣王又是先皇的同胞同母的親弟,按理說他身上跟先皇流著同樣的血,就算他當皇帝,也是合情合理。
諸多對他有利的條件擺在眼前,成欣王卻沒提過一句要將江山佔為己有的胡話。
但要說他一點都不渴望權利肯定是假的。
誰也沒想到老天竟然也來幫他,先皇突然得病性命垂危,太子又沒真正參與過政事,忙的手忙腳亂,還得靠他來統管大局。
再加上楊妃母子鬧事,先皇也曾有過廢太子的想法,一時間朝堂之上分為兩派,難以相融。
成欣王的選擇至關重要。
雖說太子背後還有睿親王撐腰,如果成欣王選擇的是安王,一切就又不一樣了。
甚至還有人猜測,成欣王想自己上位,畢竟他都已經爬到那種高度了,覬覦皇位本就在情理之中。
原以為這場皇位之爭會鬧的聲勢浩大,誰也沒料到,成欣王選擇站隊無能太子後,竟主動提出去封地養老。
實權有一半回到陸景逸手中,陸景逸是感激他的,但又不得不防著他。
直到他發現了太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