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中秋佳夢其一 (第2/2頁)
謳歌葉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身體的審美能力,倒是也看得出這畫的水準。
要莊霖說,確實畫得很是不錯,構圖與畫工都幾近完美。
畫得是一幅女子圖,仙氣縹緲,完全可稱得上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面板,身形上是絕對是個絕世美女。
似乎得益於線條粗細的精準把握,那女子時隱時現像輕雲籠月,浮動飄忽似迴風旋雪,頗有躍動之感,看得莊霖入神難自拔。
繼續往上看去,莊霖卻是咂了嘴。
幾近完美的畫就敗在了這雙眼睛上,無神而綿軟。
莊霖再回頭,看到似乎是收藏著的那些個畫,落款也並非莊霖本人,其中也不乏一些描繪人物的圖。
無一例外,這些人物的眼睛都是單調的丹鳳眼,不見其他,眼神皆是無神而綿軟。
莊霖搖搖頭,想起現實歷史中的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前,西方畫作排斥人自我感情的表達,畫作大多是歌頌史詩、神、宗教,畫出的人物皆是神態肅穆僵硬且無神,正如此刻莊霖眼中的這些畫中人物。
都是死的,不是說畫本身不栩栩如生,而是這些畫家所畫的物件彷彿是死的。
文藝復興後,西方美術家們的思想逐漸從長期的基督教神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一方面,從希臘、羅馬的古典藝術中吸取營養,
另一方面,透過實踐和科學的探索,發明了透視法,如此便有了在平面上真實地表現三維空間的方法。
而且敢於表達人物的感情。
一切,就變得栩栩如生起來。
莊霖看得出來,原身的畫比這些藏品畫工先進的多,似乎是更有層次感,顯得更加生動些,所以莊霖才會被畫中女子縹緲如仙的身形吸引。
這是進步,是優點。
但是,那雙眼睛,沒有區別。
莊重、憂鬱、無神。
和整體上生動的身體格格不入。
這便是這幅畫唯一的敗筆。
莊霖伏下身子,看著畫中女子的臉,沉思片刻,總覺得有些思路。
再往下看看,這身形似乎並不陌生,這種縹緲卻躍動的感覺,莊霖很熟悉。
……輕兒?
莊霖在腦中將戚輕的臉替換掉畫中女子的臉,整幅畫忽地協調起來,彷彿這才該是她原本的樣子。
那雙眼睛,那雙英氣而靈動的眼睛,深刻而堅定的黑眸,只有戚輕的眼睛,才能駕馭這畫中女子的身體。
不,這畫中女子本就該是戚輕,只是原身畫不出戚輕的神態罷了。
莊霖激動地拿起狼毫小筆,也不在乎何時神乎畫技湧入腦中,只是一門心思作改。
原本畫中女子眼睛很小,但戚輕的眼睛很大,完全可以將原本那雙小眼睛融入戚輕的大黑眸子中,改出來便也自然。
戚輕的眼睛早已刻入腦中,只是寥寥幾筆,戚輕的那美的獨特的臉便呈現紙上,莊霖吐出一口濁氣,緩緩抬起身子……
——那便是神女的姿態,神聖、縹緲,美得不可方物
莊霖至此,終於理會了所謂畫龍點睛一詞。
這畫中女子便是戚輕,只是風格稍有不同,多些溫文爾雅,但內在中的放肆與活力卻是無異。
莊霖鍾情於她的淑美,不覺心旌搖曳而不安,腦中回憶湧入,莊霖翻了個遍,卻不曾找到戚輕的身影。
畫中女子,似乎只是原身月下沉醉,夢中恍惚的月色剪影。
莊霖與戚輕,不曾相遇,更是難談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