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司馬歸隱,曹綾崛起 (第1/3頁)
緘默夜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曹魏的都城,訊息如春風般迅速傳遍了每一個角落。司馬懿,這位曹魏的元老重臣,坐在書房的案前,手中緊握著一份密報,臉上卻難掩複雜之色。密報中詳述了曹綾在收復遼東後的又一壯舉——指揮魏軍成功奪得夷州與荊州,這一連串的勝利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曹魏的疆土,也讓司馬懿心中五味雜陳。
司馬懿深知,隨著曹綾的崛起和這一連串輝煌的戰績,自己在軍中的威望與地位已悄然發生了變化。曾經的他,是曹魏不可或缺的智囊與支柱,但如今,面對曹綾這樣的後起之秀,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已顯得力不從心。
更令他憂慮的是,隨著疆域的擴張與穩定,曹魏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益激烈。他深知,自己若繼續留在朝中,難免會捲入更多的紛爭與漩渦之中,這不僅會消耗他晚年的精力,更可能危及到家族的安全與未來。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司馬懿做出了一個決定——辭去所有官職,歸隱田園,安享晚年。這個決定對於他來說,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之選。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能夠遠離朝堂的爾虞我詐,同時也為家族的未來鋪就一條更為穩妥的道路。
在辭官之前,司馬懿特意將兒子司馬師與司馬昭叫到身邊,語重心長地告誡他們:“我兒切記,時局多變,人心難測。在朝中為官,務必明哲保身,不可輕易涉險。要時刻牢記家族的榮耀與責任,但更要懂得在複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確保家族的長遠發展。”
司馬師與司馬昭聞言,心中既有對父親的敬仰與不捨,也有對未來道路的堅定與決心。他們深知父親的用心良苦,也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於是,他們鄭重地點了點頭,承諾將銘記父親的教誨,努力成為家族與國家的棟樑之才。
隨著司馬懿的辭官歸隱,曹魏的政壇也迎來了一番新的洗牌與變局。然而,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司馬懿的智慧與遠見都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後人傳頌的佳話。
自此曹綾正式成為了曹魏的二號人物,擔任曹魏太尉兼大將軍以及聯盟大將軍,曹睿將所有兵權委託給了這位年僅24歲的女將。而曹綾的夫君閻盾也因為曹綾被提拔為驃騎大將軍。
曹綾執掌曹魏所有軍務以來,治軍有方,盡職盡責,得到全國軍民認可。
公元235年,春風和煦,萬物復甦,這一年,曹綾和閻盾已經25歲,天下彷彿被一層寧靜的祥雲所籠罩,久違的和平讓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希望的陽光之下。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背後,一場關於國家未來走向的暗流正在悄然湧動。
正月八日,洛陽城內,皇城的鐘聲悠揚響起,宣告著明帝曹睿的一項重大決定——大修洛陽宮,新建昭陽殿、太極殿,並築總章觀,以彰顯國威,紀念這難得的和平歲月。然而,這浩大的工程卻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農田裡,春耕正忙,但許多百姓卻被徵召入城,參與到了這場大興土木的工程中。他們離鄉背井,貽誤了農時,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憂慮。朝野上下,對此議論紛紛,其中不乏敢於直言的忠臣。
楊阜,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臣,手持笏板,步履蹣跚地步入朝堂,他的聲音雖顯蒼老,卻字字鏗鏘:“陛下,民以食為天,農時不可誤。大興土木,雖能彰顯國威,但百姓之苦,陛下不可不察啊!”
高堂隆緊隨其後,同樣面帶憂慮:“陛下,國庫雖豐,但連年征戰,百姓已疲憊不堪。此時再行奢靡之事,恐傷民心,望陛下三思!”
面對朝臣們的諫言,曹睿雖未直接採納,但他的臉上始終保持著溫和的笑容,對諫臣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優容。他知道,這些忠臣之言,皆是為國家社稷著想。
然而,在這群諫臣之中,有一個名字格外引人注目——曹綾。她不僅是魏國的傑出將領,更是一位深明大義、心繫百姓的智者。在得知曹睿的決定後,她決定親自進諫。
曹綾身著戰甲,英姿颯爽地步入朝堂,她的目光堅定而溫柔,彷彿能洞察人心。“陛下,臣妹雖為武將,但亦知和平之不易。百姓久經戰火,渴望安居樂業,恢復生產。此時大興土木,雖可彰顯國威,但實為勞民傷財之舉。望陛下以百姓為重,放棄擴建宮室之念,讓天下百姓得以安心耕作,共享太平。”
曹睿聞言,目光微凝,隨即露出了讚許的笑容。他深知曹綾的才華與智慧,更被她的心繫百姓所感動。“綾兒言之有理,朕險些誤了大事。朕乃一國之君,當以百姓福祉為重。即日起,停止擴建宮室,所有徵召百姓速歸農田,以保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