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西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截邊角,皇帝已然落座,四周寂靜無音,眾人都低垂著頭,沒有人敢直視聖顏。
殿試只考策問。
盛昭寧展開題紙,目光沉靜掃過,頓時眉頭一皺。
只見題紙上所寫:“古有言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試析此言,申論其義。”
這是一道很簡短的題目,可並非以往治世之策或經籍史記,而是垂問了一番天時地利人和之道。
她一時不知該從何處下手。
周圍考生顯然也被這一道策問弄得雲裡霧裡,半晌不敢動筆,直到時間悄無聲息的流逝,到了不得不動筆之時,才硬著頭皮作答。
盛昭寧沒有立即提筆,而是盯著題目細細思索了一番。
此話出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表面是在強調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關係,指出天時即“時機”、不如地利即“條件”重要,而地利又不如人和即“人心”關鍵。實則是在垂問“仁政”之道。
皇帝是在提出疑問,問殿前眾貢士,古之先賢之道,今應何為。
而此之一問,正是她會試之時,策問所答先賢一題。
盛世當施以仁政,亂世當應用重典。
若本末倒置,則必受其亂。
盛昭寧終於參透此題,想定之後便不再猶豫,提筆寫道:
“臣對臣聞,先賢有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言誠為至理。夫天時者,乃自然之運數也。或風雨適時,或寒暑得宜,此皆為天之所賜,然其變無常,不可恃也。地利者,山川之險固,土壤之肥饒,城池之堅固,雖有其利,然若無人守之,亦難以為固。唯人和者,上下一心,君民同德,將相和協,萬民歸心,此乃國家長治久安之本也......”
她現將先賢之言盡數詳解,隨即話鋒一轉,先後從仁政及重典二者出發,結合當下之國情,細分利弊,尤其在眾人刻意迴避的“戰爭”一處著重分析,將亂世之中仁政之施娓娓道來,一氣呵成寫就滿滿一頁試紙。
絲毫沒有注意到龍椅之上,皇帝充滿考究與打量的目光。
此問一答,便是大半日的光景。
殿外繁花錦盛,薄暮夕陽造就的金黃色光暈灑滿雲層,大片紅色的火燒雲魚鱗一般呈滿半空,霞光落於琉璃玉瓦,飛簷朱牆之上,為整個皇宮鍍上一層濃郁的金。
太和殿外,一道修長的身影靜靜地立在門前。
他的目光隔著人群,遙遙落在大殿第一排首位之人身上。
清峻而削瘦的背影落在他的眼中。
她就是......盛昭寧嗎?
魏珩沉靜的注視著她,眼裡多了幾許輕柔和善的笑意。夕陽在他身上披了一層金光,清風過境,輕撫衣袖,繞著一片粉白色的桃花落在了他的肩頭。
兩道人影,隔著人海遙遙相映。
卻,未得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