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地二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年金秋九月,秋風蕭瑟,江面泛起層層寒波,後周殿前都指揮使、聲名顯赫的義成節度使張永德,奉命率精銳之師屯駐於戰略要地下蔡鎮。此地地勢險要,北望中原,南瞰江南,是張永德佈局抵禦南唐侵擾的關鍵所在。他深諳兵法,指揮若定,軍隊士氣高昂,嚴陣以待。
而南唐方面,聽聞後周有動靜,即刻派遣了智勇雙全的將領林仁肇領兵馳援壽春城。林仁肇不僅精通水戰,更善於奇謀,他深知此行意義重大,於是精心策劃,決定從水陸兩路並進,以解壽春之圍。
水路上,林仁肇命人打造了一批特製的戰船,船艙內滿載著經過精心挑選、極易燃燒的木頭,意圖利用江風之勢,將這些火船順流而下,直撲後周軍架設的浮橋,一旦浮橋被毀,後周軍的補給線將被切斷,戰局將大為改觀。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正當林仁肇滿懷信心,準備點燃火船之時,江面上突然風向大變,原本預期中助火勢的東南風驟轉西北,那些滿載著烈火的戰船非但沒有衝向浮橋,反而被猛烈的風勢吹回了南唐軍的陣營。火光沖天,濃煙滾滾,南唐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士兵們四散奔逃,無心戀戰,最終只能無奈敗退。
張永德則趁勢追擊,他敏銳地洞察到風向的變化乃是天賜良機,立即下令在距離浮橋僅十幾步之遙的江面上佈下了一道綿延千餘尺的鐵網。這鐵網由精鐵打造,堅固異常,足以抵擋任何試圖接近浮橋的船隻。南唐軍見狀,雖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屏障,將他們的希望徹底扼殺。
此役之後,張永德的名聲更加顯赫,而後周軍也藉此機會穩定了局勢,為後續的戰略部署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南唐方面,則因這一意外失利,士氣受挫,後續的軍事行動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相關人物介紹:
宋齊丘(887年-959年),一作宋齊邱,字超回(一作昭回),後改字子嵩,號九華先生,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五代十國時期吳國、南唐宰相。
宋齊丘少好學,工屬文,有大志,尤喜縱橫長短之學。其父在唐末任鎮南軍(治今江西南昌)節度副使,父死後,宋齊丘生活困頓,遂投靠時任昇州(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刺史的徐知誥(即李昪),為其主要謀士,深受信任。李昪建立南唐政權後,任宋齊丘為左丞相,拜司空,知尚書省。南唐中主時期,拜太保、中書令,權任頗重。後與馮延巳、陳覺、馮延魯、查文徽、魏岑5人,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敗壞朝政。其黨主持對閩軍事,損兵折將,宋齊丘庇護之,不能治其罪。中主李璟對其專權亂政亦十分不滿,遂將其貶為鎮南軍節度使。955年,後周進攻淮南,被召回朝中,任太師、封楚國公,共赴國難。後因其黨利用南唐局勢危殆,脅迫中主退入後宮,將大權交給宋齊丘,引起了中主不滿,於是將其放歸青陽(今安徽青陽蓉城鎮)舊居安置,於959年逝世,享年73歲。
宋齊丘在任期間,助李昪大力“興利除害,變更舊法”,並提出和推行了具有遠見卓識的稅制改革,戮力勸農,對吳、唐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其能詩,所賦《陪遊鳳皇臺獻詩》,頗為李昪所稱賞。馬令評其“為文有天才而寡學,不經師友議論。詞尚詭誕,多違戾先王之旨。自以古今獨步,書札不工亦自矜衒,而嗤鄙歐、虞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