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地二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延嗣聞言,眉頭緊鎖,他深知王得中雖是一介書生,但智慧過人,對兵法戰策頗有研究。然而,此時戰機已至,他怎能因一人之言而錯失良機?於是,他斷然拒絕了王得中的建議,轉身對北漢主彙報了這一重要情況。
北漢主聽完王延嗣的彙報後,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之色。他深知此時戰機難得,一旦錯過,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怒斥王得中道:“王得中,你乃一介書生,豈能懂得戰場上的瞬息萬變?我已決定作戰計劃,你休要再胡言亂語!否則,我先斬了你!”說完,他揮動馬鞭,命令東軍率先發起攻擊。
隨著北漢主的一聲令下,東軍如潮水般湧向周軍陣地。張元徽率領的一千騎兵更是如同猛虎下山,向周軍的右翼發起了猛烈的衝擊。一時間,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動地,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相關人物介紹:
人物1:張永德
張永德(928年~1000年),字抱一,幷州陽曲(今山西省陽曲縣)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將,歷任殿前都點檢、侍中、東京內外都巡檢使等職。
張永德迎娶了郭威的第四位千金,即壽安公主,並隨之投身郭威的起義大業,屢立赫赫戰功。郭威登基為帝后,特封張永德為駙馬都尉以示恩寵。至周世宗柴榮時代,張永德隨軍征討北漢與南唐,於高平之役中與趙匡胤並肩作戰,大敗北漢,因功卓著而被擢升為殿前都點檢。此後,他又率軍抵禦契丹入侵。然而,在班師回朝途中,柴榮卻頒下詔令,解除了張永德的點檢之職,轉而將殿前禁軍的統帥重任託付給了趙匡胤。在此期間,張永德與趙匡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不僅在經濟上給予支援,還積極舉薦其才。宋朝建立後,張永德深受宋太祖的敬重與禮遇,被加封為侍中。及至宋太宗登基,他依舊備受尊崇,被任命為左衛上將軍。宋真宗統治時期,面對契丹的侵擾,張永德不僅被召入皇宮諮詢對策,更被賦予了留守東京的重任。鹹平三年,即公元1000年,張永德以七十三歲高齡辭世,北宋朝廷追贈其為中書令,以彰其生前之功勳與德望。
人物2:李重進
李重進,生卒年不詳,卒於公元960年,以其膚色黝黑且勇猛善戰著稱,人稱“黑大王”。他誕生於幷州太原之地(今歸屬山西),雖為五代宋初時期滄州人士(古時滄州治所位於現今河北滄州東南部),卻與周太祖有著甥舅之親,是五代亂世中一位顯赫的大臣。
在後周時期,李重進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屢建奇功,逐步晉升為檢校太尉、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及淮南節度使等要職。然而,隨著宋朝的建立,他的權力有所變動,被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之職,轉授中書令,並調任青州鎮守。
當得知宋太祖趙匡胤登基的訊息後,李重進心中生變,於建隆元年(960年)七月,在揚州毅然舉起反宋大旗。對此,宋太祖親自披掛上陣,率領大軍前往征討。同年十一月,揚州城破,李重進陷入絕境,最終選擇攜全家自焚,以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物3:史彥超
史彥超後周華州節度使
史彥超,五代時期後周雲州(今山西大同之地)的英勇將領。於後漢乾佑年間,郭威揮師而起,史彥超毅然率部相隨,共赴國難。及至後周初建,他鎮守晉州(即今臨汾),多次抵禦契丹鐵騎,屢建奇功,敵鋒為之頓挫。
周世宗登基後,高平之戰烽煙四起,史彥超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其勇猛之姿,令敵軍膽寒。戰後,世宗特授其華州節度使之職,以彰其功。
當世宗揮師北漢,史彥超再次披掛上陣,與名將符彥卿並肩作戰於忻口,與契丹大軍展開激戰。契丹敗退之際,史彥超不顧個人安危,率前鋒精銳窮追不捨,不幸脫離大軍主力,誤入契丹伏擊圈。在此絕境之中,他孤身奮戰,直至力竭身亡,英勇捐軀,連屍骨都未能尋回。後周朝廷聞訊,悲痛之餘,追贈其為太師,以緬懷其不朽功勳與忠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