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寡人198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次睜開眼,依舊是黑夜,劉玉溪感覺身邊沒有動靜,就讓小6傳送了原主記憶。

現在是1954年12月北京城,原主24歲,有一對6歲的雙胞胎兒子王建國、王建黨,居住在南鑼鼓巷95號院的前院東廂房,是的,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情滿四合院》的南鑼鼓巷95號院。丈夫王軍是退役軍人,在前幾天敵特分子對紅星軋鋼廠進行破壞時,為了保護軋鋼廠的裝置犧牲了,今天白天才送上山。

紅星軋鋼廠現在已經開始進行公私合營了,王軍本身就是在戰場上立功受傷退役後,被安排在軋鋼廠保衛科任職大隊長的,這次犧牲之後,街道和廠子裡一起上報,王軍被追認為烈士,她家大門上今天就被釘上了光榮牌。

廠子裡給原主送來了1200元撫卹金(為了方便就直接按照第二套人民幣書寫了,因為沒有查到具體的賠償標準,只能折中取了一個數字),並且每個孩子以後每個月都可以領取5元補助,直到成年。按照規定,她們家可以出一個人頂崗,而且去了就是按正式工發放工資。

原主是個戰爭孤兒,長大後,就在後方衛生所打打下手,照顧照顧病患,因為王軍解放前受傷,在後方養傷時和原主看對了眼,所以二人就組建了家庭。前幾年二人聚少離多,直到去年王軍因傷退役,二人才過上了正常的夫妻生活,現在正是情濃之時,卻傳來了噩耗,原主一時之間接受不了,又加上這幾天基本水米未進,就過去了。

原主只是一時想不開,小6找到她時,她是後悔的,可是已經回不去了,所以原主有兩點要求,一個是不能再婚,二個是希望能好好照顧兩個兒子長大,這對劉玉溪來說都不算要求。

接收完記憶後,劉玉溪就到空間裡吃了點小米粥,這具身體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急需進食,等吃完飯,劉玉溪就到了隔間去看了看兩個孩子,小兄弟倆頭挨頭睡著,臉上還帶著已經幹了的淚痕,摸了摸被窩是暖和的,就又回了自己房間。

拿出一個小手電筒,打著最弱的光,先是按照記憶把家裡的存款,撫卹金都拿出來放在空間裡,存款加撫卹金大概1800多塊,又把家裡的戶口本拿出來放好,後面要用到。

當時王軍分配工作時,因為是幹部崗,但是當時的筒子樓沒有合適大小的了,就給分了南鑼鼓巷95號院這兩間東廂房還有一間耳房,可能是出於補償吧,當時就給辦了私人房契,這個房契也要拿出來,明天還要去街道辦,辦理一下過戶,其他的就等天亮了再收拾。

一覺到天亮,劉玉溪一睜開眼就看見兩個大兒子正坐在她床前守著她,看到她醒了,就撲到床邊,嘴裡還喊著“娘,娘”,眼睛裡充滿著惶恐,應該是父親離世,原主這幾天又表現的那樣,孩子肯定不安極了。劉玉溪趕緊安撫兩個孩子:“建國,建黨,娘在呢,不怕啊!”兩個孩子聽到母親的聲音再也忍不住了,哇哇大哭起來,劉玉溪哄了好長時間才把兩個孩子哄好。

然後就到廚房給兩孩子做了點玉米糊糊,這幾天就原主那個狀態,街道辦的人也不放心,就安排人每天來做飯,兩孩子倒是沒餓著,但是家裡出事了,兩孩子吃的也不多,而且這年頭也就能吃點玉米糊糊,雜糧窩窩頭,能吃飽就不錯了。

娘三個吃完飯,劉玉溪就問兩個孩子是和她一起去街道辦,還是在家等著,不出所料,兩孩子都要跟著她,於是一家三口出門,鎖上大門就往院外走去,對門三大媽招呼到:“玉溪啊,你這是帶孩子去哪啊?”“三大媽啊,我帶孩子去街道辦辦點事。”“那你去吧!”這聊天也就是正常鄰居之間的寒暄,也沒有看出其他有的沒的,也可能是因為劉玉溪來的時間還太短,而且她家門上的光榮牌,也讓大家有所顧忌,具體的還得後面再看。

路上,劉玉溪回憶了一下夫妻倆搬來南鑼鼓巷後的日子,三位大爺現在除了傳達街道最新政策,還沒有形成動不動就開大會的習慣,後院聾老太確實有點問題,看那小腳就不是窮苦人家出生,而且一個城市戶口的居民被街道辦定為五保戶,每個月有5元補助,這中間肯定有事。

劉玉溪覺得最大的可能就是,這院子確實是聾老太太捐贈的,因為是孤寡老人,街道辦就補償了她五保戶身份,而平時是由一大媽照顧也是因為,院裡大爺本來就要照顧院裡的孤寡,而一大爺兩口子沒有孩子,一大媽平時在家也沒有什麼事,另外兩個大媽家裡都有幾個孩子,所以就由一大媽照顧了。

何大清跑保城三年了,何雨柱現在已經在軋鋼廠上班,但現在還是學徒工工資,明年考級透過就能拿九級炊事員工

其他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將軍郡主

將軍郡主

愛喝金桔檸檬的橘貓
其他 連載 10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