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安石,一看就是賊眉鼠眼偽裝成濃眉大眼的,他叛變也就算了!
怎麼連你司馬光也叛變了?
你還是我們尊敬的司馬公嗎?
難道王安石說的對,你和司馬懿真有關係?
眾人順著想法再看司馬光,妥妥的鷹視狼顧之相!
司馬老賊!人人得而誅之!
你等著,下朝就收集證據,明日不參你一本,我名字倒著寫!
想參司馬光的這位大臣,姓田。
大秦,咸陽。
始皇帝拿著抄寫好的三場辯論文字,翻來覆去的看,從字縫裡才看出幾行字來。
“民心,外敵,強兵。”
始皇再一看,一捆竹簡上其實只寫有十二個字:“搞錢,搞錢,搞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搞糧,搞糧,搞糧。”
可以沒錢,但不能沒糧食!
人沒錢不一定會造反,但吃不飽肯定會造反的!
“農家……”始皇望向農家,待農家行禮完畢,卻又半天不言語,想了想又揮揮手示意無事,讓他退下。
農家子弟摸不著頭腦,陛下這又是準備讓我們幹啥?
“唉,若有後世高產之良種……”始皇輕聲嘆息道。
始皇微不可察地搖搖頭,將手中竹簡遞給扶蘇:“好好看,好好學。”
“明日告訴朕,你看出了什麼。”
大明,應天府。
老朱手裡也拿著才抄錄好的天幕講述,身旁還有宮人手捧著幾本史書供他隨時查閱。
“後人看前人,處處是錯。”
“卻不知身處局中,何謂對?何謂錯?”
老朱倒不是評價後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他是在評價自己。
發行大明寶鈔之時,有人勸過要學宋朝搞準備金,老朱聽進去了,準備了一些。
但大明缺銅,又少金銀,蒙元帶走一批,富豪大族家裡藏一批。
開採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用的速度,可貨物流通需要貨幣,總不能以物易物吧?
於是,在沒有增加儲備金,糧食也沒有增產的情況下,大明寶鈔……超發了。
老朱當時還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沾沾自喜,錢不夠就印,咱真是個天才。
可現在,回想司馬光與王安石之辯,天下的財物,不在百姓手中,就在朝廷手中。
與大明寶鈔何其相似,錢是越印越多,可東西還是那麼多,同樣的寶鈔能買到的東西就越來越少。
“標兒,你說咱強令藩屬國流通大明寶鈔,如何?”
朱元璋又再次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明的東西就這麼多,在短期無法增加的情況下,那就把藩屬國拉進來,這樣東西就變多了。
朱標說道:“……,沒用。”
朱元璋補充道:“他們與大明交易必須用金、銀、銅,大明與他們交易只給寶鈔!”
啊?
???
朱標以為父親已經夠不要臉了,沒想到萬萬沒到極限啊。
朱棣捂著屁股問道:“爹準備不抑商人?”
“怎麼可能?”老朱一副孺子不可教也模樣望著朱棣,“但是皇商除外嘛。”
“……,爹,藩屬國又不是傻子,人家不用怎麼辦?”
老朱看朱棣的眼睛更嫌棄了:“枉你還是馬上皇帝,他們不願意,那就是不尊宗主國!”
“現場的理由,朕連史書都不用翻,直接就可以打!”
“不想當藩屬,那就設郡縣!”
朱標回過神來,補充道:“郡縣大可不必,天高皇帝遠,管不到。”
“可以封給弟弟們,這天下太大了,若是國力強盛,岳丈的兒子、徐叔叔們這些於國有大功之人,都可以封邦建國!”
老朱看向朱標,眼光裡滿是讚許,還是標兒懂咱啊。
只封皇子,沒人鉗制,再出個永樂帝奉天靖難如何辦?
學學周天子,分畿內、畿外,皇親國戚在內,其他人在外。
他們壓服蠻夷然後壯大,少說也要兩百年。
真要出個西戎大秦,一統六國滅亡周朝,也不會少於三百年,大明起碼比原本歷史上活的要長。
凡事就怕對比,以前老朱想大明起碼也得比兩漢要長吧。
現在知道了結果,只要比原本歷史活的長、不像原本歷史亡的憋屈就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