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盜墓的可以一邊學一邊挖。”
當時禮縣流行的口號是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變成萬元戶。
而被盜掘的文物大部分都流失到了海外。
《史記》記載:秦國最初的發祥地是西犬丘,因秦國祖先木馬有功,得以封國。
1919年,在禮縣出土過一件秦公簋,王國維、郭沫若等學者曾據此推斷,這可能是秦國的肇始之地。
兩位大師猜測的沒錯,大堡子山的發現證實了他們的推斷,其中出土的青銅鼎上都有“秦宮作鑄用鼎、秦公作寶用鼎”等字樣。
,!
時間不能倒流,毀壞不可挽回,考古是經不起失誤的,如今的工作人員也只能在這樣的基礎上去繼續研究。】
【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考古都是搶救性發掘?】
……
“搶救性發掘是什麼意思?”
“難道不是和盜墓一樣,找到了就直接挖嗎?”
【建國以來,考古史上最慘痛的教訓是什麼?
答案只有一個——定陵。
定陵是明十三陵中萬曆皇帝的陵墓,是目前唯一被挖掘的明皇帝陵。】
永樂年間。
朱棣手指天幕說道:“這……”
“他……”
“唉……”
一時無言,也不知是朕的第幾代兒孫遭了罪。
“十三陵?”
“意思大明只傳了十三代?”
崇禎年間,崇禎皇帝也想到了。
“所以,朕是大明的亡國之君?”
“怎會如此?”
“朕滅閹黨、勤儉節約、重用文人,怎會忘在朕手裡?”
【1956年,郭沫若和吳晗等人上書,請求挖掘明成祖朱棣的長陵。
但遭到各界強烈反對,但最終還是力排眾議,決定挖掘萬曆皇帝的定陵。】
……
“成祖!!!”
永樂年間,朱棣沉浸在明亡之中,被一眼驚醒。
“太子!”
“太孫!”
“咱不應該是太宗嗎?”
“是你們還是你們的不孝子孫改的?”
“你們想幹啥?”
大胖抖動著身軀戰戰兢兢:“爹,你是瞭解我和瞻基的,我們父子二人沒有傻到承認咱家是造反起家的。”
大胖想不通,總不能以後皇位不在我這一脈了吧?是世系轉移了還是出了司馬衷一般痴傻的皇帝?
“成祖,祖有功而宗有德。”這不擺明說我們一家造反的嘛,那個不孝子孫乾的?
……
嘉靖:祖宗不用謝我。
【彼時中國考古尚處於起步階段,科技層面和技術經驗的缺乏導致了整個挖掘工作的一系列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當墓門開啟之後,墓室內的古籍、絲織品、衣服的短時間內氧化、腐爛、變黑,很多織錦又因為無知錯誤的儲存方式造成永久損壞。
出土3000餘件文物,最終損毀了近2000件,主要為絲錦織品,其中就包括萬曆皇帝的龍袍。
萬曆皇帝以及兩位皇后的遺骨原本儲存完好,但未等到科技進步能夠鑑定的那一天,在特殊十年被挫骨揚灰。】
……
[這點我站他們,萬曆完全是報應。]
[確實,張居正為大明續命七十年,結果死後全家被斬,墳都讓萬曆刨了。]
[總結:萬曆活該,蒼天饒過誰!]
……
萬曆年間。
“噗呲。”一口鮮血從萬曆喉嚨噴湧而出。
“朕沒錯!”
“張居正難道不該死嗎?”
“朕是皇帝,可他怎麼對朕的?”
“欺辱、打罵!”
“朕是天子,天的兒子,不是他的兒子!!”
……
[于謙之死、張居正之死、戚家軍被騙殺,導致誰也不敢幫老朱家賣命了。]
[是啊,辛辛苦苦為國續命,不是被冤殺就是被滅族,誰還為老朱家賣命。]
……
【定陵的發掘是一場災難,但也讓我們得以窺見明代工藝的巧奪天工。
經過這一慘痛教訓,鄭振鐸、夏奈立即上書上級,請求制止這種非正常的考古發掘。
1959年10月,上級同意了他們的意見,並指示100年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