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桑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不在,下人們又不能事事找沈陵,文以苓一回來,家裡就像樣了。
就是委屈了沈全和方氏,好不容易熟悉了京城,又到了淮南府,本來淮南府離建康府這麼近,沈陵想讓他們在建康府多待一待,想他的時候來看看他就行。
但沈全和方氏更想兒子和孫子,就算無聊寂寞他們也樂意。這回文以苓也是不知道該給他們找什麼事情做了,通判府也沒得種菜的地方,到底不是自己的宅子,也不能隨意改動。
沈陵更專心地投入到工作,他已經大概熟悉了手裡的事情,做地方官說難不難,說容易不容易,如果是個得過且過的,你可以萬事不管,讓下面的人不要煩你。只要地方不出大亂子,等你的任期一滿,拍拍屁股走人。
這樣的情況也不少見,此時的官員沒有什麼民生指標、經濟指標,政績考察相對比較單一。許多時候百姓認為一個官員好不好,也很簡單,他能不能斷得一手清白好案,就成了百姓心中青天大老爺的標準。
在這樣單薄的標準下,誰還會去關心民生,當地的經濟。所以作為地方官,斷案還真的很重要。
古代地方,軍事、行政、司法權利都攪合在了一起,這個朝代地方軍事權利稍弱,地方設立軍事點,除了邊防要地,地方根據城市規模,朝廷規定了軍隊人數,數量是不多的。、
但沈陵覺得這種職能的不清晰以及評定標準的不具體,最後這個體系**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社會變革也就開始了。
下了地方後,沈陵原本覺得自己跟著金大人就可以了,如今沈陵才發現,這遠遠不夠。並非大人做得不好,而是沈陵覺得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
先從自己身邊的人開始,那兩個文書沈陵要看一看可不可用,剛上任,沈陵也不敢把太機密的事情交給他們去做,把一些無關緊要讓他們做一做,一是看他們的能力,二是多接觸總歸能看得出底細。
韓文書話雖不多,但每次交代下去的任務都會盡快完成,而且質量還可以。相反那個丁文書,話是一套一套,每次交代他的事情都很敷衍。
可能是這些年科舉養成的,他對工作有些吹毛求疵,不是太能容忍丁文書這樣的人,尤其還是自己的下屬。
不過他新官上任,能派給他做文書,背後的關係錯綜複雜,沈陵打算先按兵不動,徐徐圖之。但他也有了側重,一些重要的事情他會選擇交給韓文書。
他到的時候正好是秋季,趕上了秋收,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秋收過後要收田賦。按照本朝的制度,本朝的田賦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米麥等主要糧食,一部分就是錢銀。
金大人把他招過去道:“孝原,本官年紀大了,到底不如你們年輕人靈快,這田賦之事,就全權交與你。不用擔心,好好做,若是有何不懂,儘管來問本官。”
通判本身也是負責家田的,只不過如今他再多做一些罷了,沈陵領命:“下官遵命,謝大人器重。”
坐最高領導的好處就是一聲令下,其實不用自己怎麼費心思,都是下面的人在辦理,歸府城管的田地主要是郊外的村莊,其餘的都是歸府城下面的縣,縣收完稅,再報上來。
沈陵只需要吩咐下面人去傳話去做事,在規定的日期內,等結果就成。不過沈陵還是打算到村莊上去看一看,看一看今年的收成。
沈陵做平民的扮相,到郊外的村莊上去看一看,近郊都是大戶人家的莊子,這也是土地兼併過來的,上面越來越有錢,貧民沒有了土地,只能租或是做莊戶,層層剝削之下,生活只會越來越困難。
他實在不願多想這種事情,只能感覺到自己的無力。
到了遠一些的村落,沈陵假裝是來路過的商人,來這兒歇個腳,地裡的麥子都已經收光了,老人小孩在地裡撿著麥穗。
沈陵搭話道:“老人家,你們這兒今年收成怎麼樣?”
老人直起身把麥穗放兜兜裡頭,拖長了調調:“還能怎麼樣,餓不死,也活不好,沒碰上災年已經是萬幸了,老天爺賞飯吃。”
沈陵最近學了點淮南話,淮南話和南京話都屬於江淮方言,但還是有差別的,他特地學了一下的。如今會說官話的到底比較少,除了商人和讀書人,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自己家鄉。商人行商要四處走,讀書人要科考。
老人道:“嘿,你不是我們這兒人吧?”
“口音明顯是吧?我從外頭回來,經過這兒,歇個腳。你們這兒的田賦高不高?”沈陵說道。
老人嘆了口氣:“就像我說的,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