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桑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府建業縣知縣鍾林獻上沈氏紡織機一架,縫紉機一架……”
“縫紉機?這是何物?”
“大人,奴才也不知道,也是頭一回聽聞。”
“拿出來給我瞧瞧。”
如今臨近年關,各地都上貢表心意,宣揚聖上勵精圖治,國泰民安,聖上顯然也很高興,誰不喜歡被拍馬屁呢,唯一不太開心的就是太后娘娘近日身體不適。
某日早朝。
“聖上勤懇為民,關心桑農,事事躬親,百姓感聖上英明……建康府一秀才做出了縫紉機,此器物無需女子一針一針縫衣,不用拿針,便可縫製衣物,快且簡易,十分容易。臣已讓繡娘測驗,有此器物,制一件外衫,可省一半的時長……”
聖人也來了興趣,道:“哦?竟有此物?抬上來讓眾愛卿也一起觀摩觀摩。”
那縫紉機被抬上來,一繡娘上來演示,聖人親自下來觀摩,大人伴其左右道:“此物是一沈姓秀才所做,這秀才做木匠之事本就少聞,果不其然,其中的緣由令人動容。那秀才年幼,在府學求學,月餘見一回母親,其母惦念非常,睡時坐其旁做針線,不想紮了手,那小秀才便心疼母親,隧做此縫紉機。聖人之孝順天下可聞,乃天下表率,此秀才受聖人教化,上行下仿,聖人乃萬民之師表!”
後頭的官員也都紛紛跪下:“聖人乃萬民之師表!”
聖人龍心大悅,想想這些日子久病的母親,看著這架縫紉機也是分外可親,笑著說道:“此子之孝可比王祥,其母亦是慈母,乃母慈子孝的典範!朕想起母后當年為朕準備衣物,一針一線,多是不易,如今朕不捨母后動針線,但這架縫紉機寓意非凡,朕也應贈予母后,今後這縫紉機便改叫孝子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