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桑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究一下水稻,做做自己的研究,這幾年沈陵一直翻譯外國的著作。
沈世鋮深受這些影響,他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延續沈陵的腳步,如今在工部任職,沈陵曾經交他的結合西方的一些科學著作,他對力學也有了自己的研究,他最近在寫一本力學著作,沈陵還挺期待。
這個兒子性子慢,在婚事上尤其,前幾年他的親事簡直就是全家的心病,除了沈陵,文以苓還怪沈陵的態度,就是他這個態度,讓沈世鋮肆無忌憚,就是不成親,好不容易前年鬆口了,看中了個小八歲的姑娘,人家姑娘竟然也中意他,能怎麼辦,他樂意成親文以苓都燒高香了。
齊王不滿地說:“你這一走,我改上哪裡玩去。”
沈陵笑著說道:“你孫子孫女還不夠你玩?我又不是不會回來。”
沈陵已經和聖上再三請辭了,聖上終於同意了,下個月沈陵就會啟程回建康府,至少要給二老送終,二老如今將近八十,古代能活到百歲的太少了,方氏這些年身體時好時不好,沈陵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前幾年送走了老師和師母,雖然岳父是侄子,但老師對其猶如父親,他照父親之禮丁憂,回鄉守孝,文啟盛的媳婦是好生養的,如今過繼了一個孩子給老師早逝的兒子,也算是有後。
安親王覺得他仕途正值巔峰,頗為可惜,聖上最近還有意讓他做太傅。正是這個原因,沈陵才更想回鄉,誰能有一直在巔峰,急流勇退也是保全自己,他在中樞院做得太久了。
“年年如今在鴻臚寺做得很好,安安在工部我也不用操心,孩子大了,路是他們自己走的,我在上面反而礙著他們,早點退下來也沒什麼不好,前半輩子太勞累......”
*
“皇上,沈大人啟程回建康府了。”
屋子裡一片寂靜,聖上似是嘆息,道:“他也是三朝元老了,他這一走,朕竟一時想不出誰能替他的位置。”
那人頭又低下去幾分,那又為何放沈大人走。
為什麼,自然是不希望他根基太深,二十多年的中樞大臣,古往今來怕是少有。
聖上內心複雜,幾位中樞大臣中,他最喜歡的可能是就是沈陵,所以才會容忍他做二十幾年的中樞大臣,也正是他不結黨營私**的性子讓他這麼些年都能坐得穩當,可是他坐得太穩了......
*
沈陵離京時,孫兒孫女哭得稀里嘩啦,沈陵也很心疼,只能等他們大一些再送來建康府玩。
這一路行駛得很慢,會在沿岸停留,各地官員都邀請他遊玩或是講學,時隔這麼多年,沈陵難得像十七八歲時那麼輕鬆,身上沒了負擔。
沈陵在民間的名聲很響亮,紅薯、土豆在民間推廣之後,因為產量高、容易種植,百姓都愛種,短短几年,糧食產量增加了一倍,這樣下去,溫飽不成問題。
一路遊山玩水到建康府,二老回到故鄉,像是煥發了新生,但也有難過的地方,這個歲數,老家認識的人越來越少了。
大伯大伯母還有二伯已經不在了,只剩下二伯母,齊老爺走得更早。三妞也六十多歲了,白髮蒼蒼,見著老父老母,跪在跟前哭,這個歲數還能有父母叫,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在回來之前,沈陵就書信回來讓人修建了一下家裡,開闢一片地,家裡又重新建過了,三家單獨一個大宅子,通一個小門可以相互串門。
大房二房都有中進士的後輩,沈陵不愛以科舉評判後輩有沒有出息,讀書固然地位高,但天底下又不是這一條路。
回到建康府,有不少人想拜訪他,他能從他們眼中找到他年輕時的神色,有帶名利心的也有真心求學的,沈陵沒想過收學生,但他設定了一個信箱,有問題可以投入信箱,附上他的地址,他會回信。
他在建康府翻譯翻譯書籍,研究一下水稻,陪陪父母和妻子,日子過得很是平靜,他找了許多侍農好手,專門研究提高糧食產量,其次研究化肥,現在的肥料比較單一。
回建康府的第三年,方氏先去了,隔了幾日沈全在睡夢中再也未起來過,一下子失去了父母,沈陵悲痛得病倒了,父母在尚有來處,如今只剩歸途,緩了好久才好。
遠在京城的兩個孩子都嚇到了,送小土豆來陪他。
一直到沈陵六十二歲時,沈陵終於研究出了一種高產的水稻,是不是後世的雜交水稻他不知道,但是比如今種得產量高是肯定的。
沈陵毫不猶豫將種子遞上京城,聖上再次請他出山,沈陵雖是回絕了,但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