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化危為機 (第1/2頁)
頂蕩八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春日的陽光灑在明德堂的廊下,映出一排整齊的身影。自從揭露了朝中奸臣的陰謀,明德堂不僅沒有被打壓,反而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今天,朝中重臣和各地官員將齊聚一堂,專門討論教育改革之事。
\"先生,我緊張。\"王子明整理著衣襟,這件新做的青衫還有些不太合身。
葉知秋笑道:\"緊張什麼?這不正是展現明德堂教學成果的好機會嗎?\"
大堂內已經坐滿了各路來客。除了朝中重臣,還有不少地方官員,甚至一些書院的山長也慕名而來。林月笙則以皇帝的身份坐在上首,顯然是要給這次討論定下基調。
\"今日召諸位前來,\"林月笙開門見山,\"是要討論天下教化之事。明德堂的教學方式引起了不少爭議,朕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禮部新任的尚書站起來:\"陛下,教化之事關乎治國根本,不可輕易改動。祖制之下的科舉取士,已行之有效多年......\"
\"那敢問大人,\"葉知秋突然開口,\"科舉取士可有弊端?\"
那尚書一時語塞。一個地方官員接過話頭:\"弊端自然是有的。學子們死記硬背,只求中舉,卻不懂實務。這些年,我們地方上就深受其害。\"
\"正是。\"葉知秋環視眾人,\"諸位不妨看看這個。\"她取出一摞文書,\"這是明德堂學生們近期做的一些實務調查。\"
眾人傳閱文書,越看越是驚訝。這些調查涉及水利、賑災、商道、民俗等各個方面,不僅有詳實的資料,還有切實可行的建議。
\"這些都是學生做的?\"一個官員難以置信。
葉知秋點頭:\"不如請他們自己來說。王子明,把你們調查水利的發現說說。\"
王子明走到堂中,從容道來:\"學生等人走訪了城郊十三個村落,發現現有水利系統存在三個主要問題:一是渠道年久失修,二是水量分配不均,三是管理制度落後......\"
他說得有條不紊,不時拿出實地繪製的圖紙佐證。那些官員聽得連連點頭,顯然對這種實務調查很感興趣。
接著又有幾個學生上前,分別彙報了他們的調查發現。趙世勳講述商路整治的建議,李元禎分析民間疾苦的根源,每一個都說得頭頭是道。
\"好!\"一個老臣忍不住擊掌,\"這才是真才實學!比那些空談經義強多了。\"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這樣的教學,是否太過務實?恐怕會忽視了聖賢之道。\"
\"誰說實務就與聖賢之道相違背了?\"葉知秋反問,\"孔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這'約之以禮'不正是要求學以致用嗎?\"
她踱步堂中:\"明德堂的學生們,一樣要讀經典、明事理。但我們更注重的是,如何把這些道理用到實處。比如......\"
葉知秋看向學生們:\"給諸位大人展示一下你們的晨課吧。\"
學生們立刻列隊,開始背誦經典。但與尋常科舉考生不同,他們每背一段,就要結合例項加以分析。這種學習方式,既保留了傳統的精華,又增添了實用的價值。
\"有趣。\"林月笙點頭,\"這確實比一味死記強得多。不過......\"他話鋒一轉,\"如此改革教學,是否太過冒險?\"
葉知秋從容答道:\"陛下可還記得當年在軍中時的情形?行軍打仗,既要遵循兵法,又要因地制宜。教育何嘗不是如此?\"
此言正中林月笙心意。他當年在軍中歷練時,就深感很多兵書上的道理要在實戰中才能真正領會。
討論繼續進行。一些地方官員開始分享他們的困擾:\"本地科舉學子雖多,但真正能做事的人才太少......\"
\"正是因此,\"葉知秋說,\"明德堂才要改變教學方式。與其讓學生們只會考試,不如教他們真本事。\"
她說著,讓王子明取來一份教學章程:\"這是我們的課程安排。除了經典研習,還有實地考察、案例分析、策論辯駁等內容。學生們不僅要學,還要思考、要實踐。\"
一個年輕的知府眼前一亮:\"這樣的人才,正是地方上最需要的!\"
\"不錯。\"葉知秋繼續道,\"而且我們不分貴賤,唯才是舉。寒門子弟往往更瞭解民間疾苦,世族子弟則熟悉官場運作,兩相結合,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棟樑之才。\"
眾人議論紛紛,大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