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愛上貓小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萊特灣戰役分析
一、戰略分析
(一)日本戰略
1. 目標
- 日本將萊特灣戰役視為生死存亡之戰,目的是阻止美國在菲律賓萊特島的登陸行動。日本希望透過這次大規模海戰,給予美國太平洋艦隊沉重打擊,打亂美國的戰略部署,延緩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反攻程序。如果可能,重新奪回戰略主動權,鞏固其在菲律賓的防禦,因為菲律賓對日本的戰略資源供應線和防禦圈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2. 計劃與部署
- 日本製定了“捷號”作戰計劃,針對萊特灣戰役主要是“捷 1 號”計劃。日軍將艦隊分為多個編隊,包括慄田健男率領的中央艦隊,擁有多艘戰列艦和巡洋艦,從聖貝納迪諾海峽進入萊特灣;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分別率領的南方艦隊從蘇里高海峽進攻;小澤治三郎率領的北方艦隊以航母為誘餌,吸引美軍主力艦隊,為其他編隊創造攻擊機會。這種分兵作戰的策略旨在從不同方向對美軍形成夾擊之勢,但也存在兵力分散的風險。
(二)美國戰略
1. 目標
- 美國的戰略目標是成功在萊特島登陸,建立前進基地,進一步切斷日本在東南亞的資源供應線,壓縮日本的戰略防禦空間。透過在菲律賓的軍事行動,孤立日本本土,為最終進攻日本本土創造條件。同時,利用這次戰役大量消滅日本海軍有生力量,奪取太平洋戰場的絕對優勢。
2. 計劃與部署
- 美軍計劃先透過海空火力對萊特島進行大規模轟炸,削弱日軍防禦。然後,由麥克阿瑟指揮陸軍部隊進行登陸作戰。海軍方面,哈爾西率領航母特混艦隊負責掩護登陸部隊和攻擊日軍艦隊;金凱德指揮第七艦隊負責支援登陸作戰和防禦可能來自不同方向的日軍攻擊。美軍在情報收集和分析上投入大量資源,力求準確掌握日軍動向,保障登陸行動的順利進行。
二、武器裝備分析
(一)步槍
1. 美國:m1 加蘭德步槍,全槍長 1.1 米,空槍重 4.3 千克,口徑 7.62 毫米,彈匣容量 8 發。有效射程 730 米,射速約 30 - 40 發\/分鐘。這種半自動步槍在近距離登陸作戰和島上防禦作戰中,火力持續性好,為美軍步兵提供了可靠的火力支援。
2. 日本:三八式步槍,全槍長 1.28 米,空槍重 3.95 千克,口徑 6.5 毫米,彈匣容量 5 發。有效射程 460 米,射速約 10 - 15 發\/分鐘。三八式步槍精度較高,但射速較慢,在近距離交火中相對劣勢。
(二)機槍
1. 美國:勃朗寧 m1919 機槍,口徑 7.62 毫米,槍重 14.1 千克,有效射程 1400 米,理論射速 400 - 600 發\/分鐘。在登陸作戰和對灘頭陣地的防禦中,m1919 機槍能有效地壓制日軍的衝鋒,為美軍提供強大的火力掩護。此外,還有勃朗寧 m2 重機槍,口徑 12.7 毫米,槍重 38.2 千克(不含三腳架),有效射程 1800 米,射速 450 - 550 發\/分鐘,主要用於對空射擊和遠距離火力壓制。
2. 日本: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歪把子),口徑 6.5 毫米,槍重 10.2 千克,有效射程 600 米,理論射速 500 發\/分鐘。該機槍結構複雜,供彈可靠性差,但在日軍中廣泛使用。九二式重機槍,口徑 7.7 毫米,槍重 55.3 千克,有效射程 800 米,射速 450 發\/分鐘,主要用於據點防禦和對進攻之敵的火力壓制。
(三)火炮
1. 美國:m2 型 105 毫米榴彈炮,炮身長 2.3 米,全重 2.26 噸,初速 472 米\/秒,最大射程
米。這種火炮在支援登陸作戰、對日軍海岸防禦工事轟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還有 m1 型 155 毫米榴彈炮,全重 5.8 噸,最大射程
米,威力更大,可對遠距離目標進行打擊。此外,美軍艦艇上裝備有各種口徑的艦炮,如衣阿華級戰列艦上的 406 毫米艦炮,可對敵方艦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遠距離、高強度轟擊。
2. 日本:九二式 70 毫米步兵炮,炮身長 0.79 米,全重 0.212 噸,初速 198 米\/秒,最大射程 2800 米。這種步兵炮便於在複雜地形機動,常用於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