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十七、從東都到江都
六一六年正月初一,這一天是舉行元旦大朝會的日子。√往年,皇帝都要在這一天發表新年祝辭,向全國人民恭賀節日快樂。但如今,這個會議的召開卻成了問題:由於動亂,國內的二十餘郡的代表都無法來了。大家想想,中央連個會都開不起來了,這像什麼話?
鑑於國內盜賊四起的嚴重現實,朝廷開始商議征剿之事,隨即分別派遣使者到十二道傳達討捕亂民的詔令。
詔令下發過後,楊廣就沒事了。此時的他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者意識到了,但他不願意面對。
他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東都的建設專案上。
他下詔徵調十個郡的幾萬軍民,在毗陵郡城的東南一帶營建宮苑。這個建築規模了得:方圓十二里;苑內有十六所離宮,大都模仿西苑的規制,但在新穎華麗方面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楊廣是個建設狂,他還打算在會稽建造宮苑。他有許多雄偉的建築規劃,如果不是因為各地造反,不知華夏大地上最終會留下多少他的建築傑作。
國破如此,這位國家元首的玩心卻依然不減,甚至還玩得越來越有創意。
楊廣在景華宮徵求螢火蟲,最後徵得了幾斛。有人說了,皇上要螢火蟲幹什麼啊?原來,楊廣是要創造出一種美麗的意境:在夜裡遊山,把螢火蟲放出來,其光亮遍及山谷。有人說,皇帝太愛玩了。其實,我以為楊廣此時如此有創意的玩樂消遣,其實是為了緩解他內心深處的憂慮。他並不是不關心他的社稷,而是害怕看到最真實的情況。
一次,楊廣向侍臣詢問各地亂民的情況,草包將軍宇文述說:“逐漸減少。”
楊廣說:“比過去少多少?”
宇文述信口胡說:“不及過去的十分之一。”
納言蘇威一聽宇文述說這麼不要臉的謊言,就立即躲到柱子後面,恨不能把耳朵眼也給堵實了。
楊廣一看蘇威的表現不大對勁,就把他叫到座前詢問。蘇威的回答很是機智:“我不是管這方面的官員,不清楚有多少盜賊,但聽說賊患距京城越來越近。”
他不說盜賊現在多了還是少了,而是說他們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其它的,你想去吧。
楊廣問:“為什麼這麼說呢?”
蘇威不愧是忠臣,當然他的“忠”是給哪個老闆打工就忠於哪個老闆,不是那種在一棵樹上吊死的從一而終的“忠”。關於這一點,我們後面還有講述。
他早就想給皇帝提點意見和建議了,現在,既然你問了,那我就明說了吧:“過去盜賊只佔據長白山,如今已近在汜水。往日的丁役現在又在什麼地方呢?這難道是人們都變成盜賊了嗎?近來看到上奏的賊情都不是實情,於是措施失當,對盜賊不能及時地加以剿滅。還有,以前在雁門時,已經許諾停止征伐遼東,現在又徵發士兵,如此以來,盜賊怎麼能夠平息呢?”
楊廣一聽蘇威把情況說得這麼嚴重,而且又戳到自己的短處,就不高興。不久到了端午節,百官中很多人都上貢珍玩之物,蘇威卻獻上了一本《尚書》。也許他想讓楊廣好好反思一下,但有人卻藉機詆譭蘇威說:“《尚書》中有《五子之歌》,蘇威的用意很不恭敬。”
楊廣也很敏感,以為他是有意譏諷自己兄弟不和的事情,所以對他很生氣。
過不多久,楊廣又向蘇威詢問征伐高麗的事情,蘇威沒有反對,但在徵兵一事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現在徵遼之事,需要大量的兵員,只要赦免群盜,自然可以得到幾十萬人。如果派他們去東征,這些人對被赦免罪過感到高興,會競相立功,高麗就可以被平滅。”
這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招安”。我們讀《水滸傳》,朝廷對於梁山好漢使的就是這個招數。他們對宋江等人先赦免其罪,然後封官許願,再派遣他們去征討方臘的起義軍。這樣朝廷可以不戰而獲全勝。
此招夠狠,夠毒。
但楊廣不高興了,他死活不肯赦免那些亂民的叛逆之罪,他不想讓人說朝中無人,國家無兵。於是不待蘇威說完,就把他轟了出來。
御史大夫裴蘊奏道:“蘇威的話太不靠譜了!天下哪裡有這麼多的盜賊啊?”
楊廣說:“這老傢伙極為奸佞,老拿盜賊來嚇唬我,氣死我了!今天我暫且忍耐一下,下次我一定要打他的嘴巴。”
裴蘊知道楊廣的心意,就唆使張行本上奏說:“蘇威從前在高陽掌管挑選官員之事時,他濫授官職,畏懼突厥,還因此要求返回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