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如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桃花源詩》陶淵明(晉)
1600年前,詩人陶淵明不僅寫下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記》,還寫下了一首《桃花源詩》,此詩從另外一種角度寫出了詩人心中的桃花源。
先簡單介紹一下陶令,賞析《桃花源記》的時候沒有介紹陶令,現在補上。
陶淵明(約365—427年),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卒後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Jx省JJ市)人。東晉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有《陶淵明集》傳世。
——根據百度百科整理
結合百度百科內容,說一下筆者心中的陶令。
陶令這個稱呼,源於先生曾任彭澤縣令,故稱陶令。但這種稱呼是後人之所為,並不一定能得到先生的認可。先生正是因為厭倦了出仕為官的生活,才棄職而去,歸隱田園。所以,在筆者心中,陶令這個稱呼另有其意,即“桃源令”。做了這樣全新的解釋後,先生對於“陶令”這一稱呼應該就可以欣然應允了。
如果說,田園是先生此身之所歸,那麼,桃源即是先生此心之所歸。田園生活是人們皆可以親身感受的,而桃源生活卻有些可望而不可即。先生身在田園,心在桃源,手握桃源之令,此令無須別人授予,亦無任何人可以奪去。若欲進入此桃源之境,須得反身內尋,以心契之。心心相契之時,桃源令即可顯現於契者心中,從此即為“桃源明”、“桃源令”,陶令之“化身”成矣。
先生,名淵明,亦名潛,字元亮。可以說,這三個名字皆是從不同角度對“自性桃源”的命名。淵,深水為淵,人的心靈無比地深邃,故以淵喻之。淵,還有源的隱義,指向的是生命之源,心靈之源。明,即明白、智慧、光明。潛,即隱在水下的意思。就是說要深入到水面底下更深入的地方。元,即根元、本元、起始處。亮,即點亮、照亮、光亮、光明。淵明和元亮,意義基本相同,對於生命而言,皆是指“自性光明”“本性光明”“本元光明”“本源光明”。這種光明是深藏在我們生命深處的,是無相無相的,是超越語言的,所以是“潛”。先生結合中國人特有的重農思想和田園生活特色,將這種潛藏在生命深處的本源光明,以“桃花源”的鮮活意象來比喻之、表達之、描摹之,既貼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又寄寓著古今聖賢的理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統一。因此自《桃花源記》《桃花源詩》誕生以來,“桃花源”這一意象就與陶令一起並生而同顯,乃至渾然一體,再也無法分開,到今時即使已經過去了1600年,但依然鮮美如初、芬芳如故。
先生去世之後,家人朋友以“靖節”為先生之諡號,遂稱靖節先生。靖,安定之意。節,氣節、節操之意。靖節,即是指先生一生堅守高尚的氣節,不與俗同,令人景仰。
然筆者還是最喜歡陶令這個稱呼,因為在筆者心裡,先生永遠都是桃花源的令主——完美賢德的君主。(君者,心也。)
週末讀潤之先生早年課堂筆記,有一語記憶深刻:“帝王一代帝王,聖賢百代帝王”。陶令雖然不是紅塵世間的一代帝王,卻是桃花源裡的百代令主。
下面就來品讀這首詩。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嬴,同“贏”,代表爭鬥輸贏之心,即慾望心、分別心、執著心。
天紀,即天道、正道、大道。
賢者,即追求大道的仁人志士。
整句話即可解釋為:
總是陷入到慾望分別執著的妄心,爭強好勝,紛爭不已,擾亂了純真的本心、仁心、道心。
追求自性光明之道的修行者要努力避免陷入妄心作亂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