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以戰求和則無戰,以妥協求和則失和! (第2/2頁)
茵茵i浩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自己小的時候在師傅杜受田德教誨之下就十分痛恨洋人,特別是讓自己的父皇道光皇帝簽訂《南京條約》之後。
他沒想到這還沒幾年呢,自己也和洋人簽訂了條約,時至今日條約不但沒有廢除,甚至到了要修改條約來讓洋人獲得更多德利益的底部之上了。
咸豐皇帝實在是生氣,但是他也沒有好的辦法。此時此刻他只能聽聽自己身旁幾位幾位軍機大臣的意見了。
而幾位軍機大臣要考慮的則就多了,首先主要顧及大清和咸豐皇帝的臉面,其次是顧及太平天國和洋人。
最終經過一番商討過後還是決定答應條約中的三條。
第一:民夷(指洋人)相爭,公平審斷。
第二:上海欠稅,酌情減免。
第三:停止廣東茶葉稅。
為了避免再起事端,這三條已經是咸豐皇帝所能做的最大的讓步了。
可是咸豐皇帝不知道的是,若以戰求和則無戰,以妥協求和則失和!
只有真正打出大清的國威,才能讓那些洋鬼子不敢來“敲詐勒索”。
包令和麥蓮在得知清朝的決定之後便大失所望,他們認為大清所答應的條約全部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根本沒有絲毫的誠意。
但是現在畢竟自己只有三百多人馬,況且現在整個白河口嚴陣以待的,所以現在英美兩國的大使只好先南下離開此地,隨後再做打算。
沒有達到目的的英美兩國並沒有死心。
次年,1855年,美國任命伯駕為新的駐華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