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槭樹的外國之旅 (第1/2頁)
蕭小嘯哈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園林樹種中,槭樹可以說是獨樹一幟,雖然槭樹的觀賞價值從葉色葉形到樹姿樹形,但歸根結底是“漫山紅遍”,獨具一格的血色紅葉。
例如雞爪槭,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紅楓,常年葉子都是紅豔的色彩。
還有小葉青皮槭葉柄或葉脈異色,兩色槭葉片上面橄欖綠,下面淡紫色。
根據季節變化不同,秋葉紅豔的有三角楓、五角楓、秀麗槭、五裂槭等。
秋葉黃色的有梓葉槭、元寶槭、青榨槭等。
而在夏末秋初,槭樹葉片由綠而金,漸變深紅,紅葉期兩月有餘,
因為槭樹葉形變化極為豐富,所以單葉中三裂、五裂、七裂甚至多至十三裂,也有羽狀複葉和掌狀複葉。
而除了觀賞價值特別高之外,槭樹的實用價值也被人們開發了出來,在《說文》一書中就提到過,‘槭,木可作大車輮’,也就是說,槭樹在當時還被人們當做實用木材使用。
現在不少人只知道楓樹,不知槭樹,其實,楓樹是槭樹屬中部分樹的俗稱,如三角楓、五角楓、元寶楓、紅楓等等。
所以稱之為楓也沒什麼錯誤,《說文解字》當中就提到過:楓,楓木也。厚葉弱枝,善搖。
因為楓樹的葉片較大,葉柄細長,葉片極易搖曳,稍有輕風,楓葉便會搖曳不定,互相摩擦,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給人以招風應風的印象。
由此楓樹得名於風,楓與風字讀音相同,楓樹就是風樹,招風應風一類樹。”
[何必遷就:原來楓樹的名字是這樣來的啊,長見識了。]
[魚非魚,你是狗:說文解字挺好玩的,就是不太吸引人看下去。]
[龍龜薄紗鱷魚:我剛才搜了一下,槭樹的葉子和楓樹的真的好像啊!]
[白大褂看我能:你這不是白搜了嘛,主播都說了楓樹是槭樹的一種了。]
“呵呵。”
康強喝了口水繼續說道:“現在絕大多數的人是分不清楚楓樹和槭樹的。
像是有人就說過:三葉楓、五葉槭,但其實並非完全如此,但是槭樹和楓樹之間也是有明顯區別的,就是沒多少人會去注意就是了。
像槭樹的葉片就是兩兩相對而生,而果實分成兩半有翅膀;
楓樹的葉片就不一樣,是互動生長於枝條上,果實則聚生如刺球。”
[西瓜水:懂了,槭樹葉子兩兩相對,而楓樹葉子則是交叉生長,記住了!]
[初十開工:?那果實了?沒記住果實嗎?]
[西瓜水:傻,果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但是葉子是啊!]
“呵呵,的確記葉子會比較好記一點。”康強點頭同意道。
“全世界的槭樹植物有200種左右,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洲北緣,中國是世界上槭樹種類最多的國家,有150種左右。
剛才我們說了國內的槭樹情況,現在來說說國外的,據說在大約1600年前的北美,印第安糖漿橫空出世。
而所謂的印第安糖漿,實際上就是楓糖漿,當時的加拿大原住民印第安人發現了楓糖這種清香可口、甜度適宜、潤肺健胃的甜食,於是他們利用工具在槭樹樹樹幹上挖槽、鑽洞採集楓樹液,再製作成“印第安糖漿”。”
[魚非魚,你是狗:這個故事好熟悉,好像在哪裡看見過?!]
[股骨幹骨折:我也感覺好熟悉,印第安糖漿這個東西真的熟悉啊!]
[西瓜水:我的天,你們也感覺很熟悉是嗎?!]
“當然,槭樹歷史的過程肯定也有西方的參與,到了15世紀,西方藝術和文學復興時期來臨,西方人開始對周圍的植物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一直到了17世紀,愛丁堡植物園建立,詹姆斯·薩瑟蘭作為為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園長,一直在透過探險尋找各類不同的植物,而挪威槭樹的引進,就出自這位園長之手。
而另一位博物學家約翰·巴普蒂斯特·巴尼斯特在1678年到達弗吉尼亞,並將複葉槭樹引進到其他國家。
不過,當時的人們並沒有把它歸類到槭樹種類,而是將其稱之為羽葉白蠟。
後來又過了20年,在169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僱員詹姆斯·坎寧安到達了中國,儘管當時的外國人行動受到了各種限制,但他還是把三角槭帶回了國。
而那個時期歐洲文化進展神速,所以沒過幾年,這個植物就被引進英國進行栽培,一直到了18世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