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少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五年前,李氏太宗皇帝建國,定國號魏。

同年,大赦天下。

那時,皇城內共有太監共計一萬二千餘人,是梁朝宦官干政最直接的結果。

當時天下初定,太宗皇帝也需要用人,多方權衡之後,決定不追究他們的過錯。

留下大約四千人,均為在梁朝不受重用,也沒有根基的太監,重新輔佐新帝。

其餘七千餘人,皆放出京城,督促其回原籍,或進行農耕,或從商。

這在當時是兵不血刃,就能完成朝代更迭的方式。

但也為有心人鑽空子製造了機會。

那時大魏沒有那麼大的監獄,這些太監都被關在掖廷宮,田安宜以眾人為掩護,悄悄撫養起一個小皇子,又在大赦天下時,買通守衛,將人藏在木箱子裡,逃了出去。

這件事一直隱藏得很好,直到前些年,始終在江浙的百越郡公年邁,在良心備受煎熬的第十五年,他終於忍不住,密信一封,送到了甘露殿。

“百越郡公是當年被邵思昌說服的前梁郡守之一。”李念背手踱步,輕聲說,“他上奏朝廷,將小皇子一事,一五一十說了出來。並以上交軍權,放棄世襲爵位為籌碼,為自己的後人博一條生路。”

她微微一笑:“前後算一算,差不多是我翻牆出宮後一個月。”

李世接到密奏時並不驚訝。

當年陳福投誠先皇,就曾給了太宗皇帝這條線索。

之後太宗皇帝將找到這個小皇子並殺死的任務,交給了當時的楚陽郡公的沈邵寧。

沈家發動了所有的力量秘密尋找,核對當年出宮的太監名冊,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可偏偏,就是一點都找不到那個小皇子的蹤跡。

“時間一晃,十五年過去,如今百越郡公親口說朝廷裡有前梁的賊子,皇城外有前梁的皇子……”李念笑了,“於是,聖上佈下一盤棋,要請君入甕。”

她伸手,點著自己的心口:“我和沈謙,和邵安,乃至蕭常在你,咱們都只是那棋盤上的一枚棋子。”

“我出宮時,你做內應,沈謙在外。我對這些卻一無所知,現在想想,那日一切當盡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包括我離開京城去了雲州,在雲州安頓下來後,所遇之人,所見之事……大多也有設計的成分。”

她低頭俯身,撩開簾子:“他大概也不想讓我看到天下黑暗的一面,想讓我隨心所欲,永持初心。”

李念從耳房出來,長長嘆口氣。

李世的想法是好的。

對宮內,他要瞞住安插的奸細,所以在李念離京之後,傳言他遷怒沈謙,將他發派出城,讓他去尋人。

“天下人聽到的,確實***得了怪病,不願意出來。”李念微笑,“那時我沒細想,現在想想,其實很多東西有跡可循。”

她回頭看著蕭晏清:“明明連宮內都只是極少人知道的事情,為何邵家會知曉我不在京城?”

“翻牆逃跑一事,我雖然確實有和邵安說過這念頭,但……”她哼笑一聲,“尋常人應該都覺得此事必不可成功才對,他是怎麼那麼準確地在青州找到我的?”

蕭晏清看著她帶笑的面頰,一時無言。

她確實幫了李念。

那晚月黑風高,她按照李世的要求,在那個時間,於宮牆下尋找丟失的御賜耳環。

這小小的要求引得當時換班的侍衛抽出兩刻,幫她一起尋找。

就在這兩刻之內,李念從宮牆上翻過去,穿過守衛的平臺,從另一側滑下,落在沈謙讓北息準備好的麻袋上。

她當時覺得,深宮高牆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李念若是能走,蕭佩蘭便也能離開。

外面天高海闊,她們倆又有皇帝暗衛的庇佑,哪裡都能活的很好。

如今李念重新覆盤一切的時候,她才恍然看明白,眼前這個傳聞中不學無術的***,原來這般厲害,和李世一樣,早已掌握了一切的主動權。

李念看她不回答,便繼續道。

“之後我離京半年,這半年裡,沈謙去了江浙,見到了百越郡公。”

她一邊說,一邊從袖子裡拿出幾封密信。

“這是他那時寫給皇帝的密信……”說完,李念站在了偏殿門口。

她轉過身,擋住了蕭晏清的路。

“蕭晏清。”她道,“本宮同意你來照顧聖上,同意你見他,但本宮也有個條件。”

她將手裡的密信打

其他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穿越只為玉簪,沒想當皇后呀

穿越只為玉簪,沒想當皇后呀

憶小蘭
關於穿越只為玉簪,沒想當皇后呀:凌惜月意外魂穿,為了得到價值百萬的白梅玉簪,她答應原主,幫她完成兩個任務。為了能安穩平靜地完成任務,她主動選擇嫁給坐輪椅的大皇子,以為癱了,就代表那方面不行了。結果,大皇子只是雙膝受傷,其他方面都很正常。她傻眼了!怎麼辦?要如何應對呀?
其他 連載 1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