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為邵思昌做了個請君入甕的局。
當年邵思昌靠嘴皮子說服南方二十城池,過程到底如何,他承諾了什麼,李氏眾人都不知。
“高祖皇帝想要儘量減少百姓的傷亡。所以對邵思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若不是因為沈謙去了一趟江浙,至今還不知道他的賊心在幾十年前就這麼明目張膽。”
李念深吸一口氣,她揉著自己的額角,將整件事完完整整覆盤了一遍。
先是南方二十郡縣的稅,明明豐產之年,農桑繳稅和災年差不多,但每次派出去的巡使,回來都說當地災重,需要撥銀。
但離奇的是前後三年朝廷賑災都不見好轉,且只有官員們自己在說南方大災,令李世起疑。
之後百越郡公一封密信,撕開冰山一角。
百越郡公年紀大了,不如年輕時果敢,也不如那時願意冒險。
他覺得如今天下安寧,百姓康樂,萬一真讓邵思昌得逞,掀起滔天風浪,惹得天下又亂,自己良心難安。
所以願意放棄爵位,揭露陰謀,求子孫平安。
兩件事合在一起,就是這盤棋的導火索。
“南方的假災情能源源不斷送到京城,說明朝廷內已經有人和他們串通一氣。要查這件事,就絕不能大張旗鼓地進行,需要有個障眼法。”李念乾笑一聲,“我就那個障眼法。”
在李世發愁如何掩人耳目,介入調查時,李念從皇城翻牆逃跑。
彷彿是人困時給遞了枕頭,他就坡下驢,將沈謙派去江浙徹查。
沈謙對外裝作遊山玩水,實際上星夜兼程,直奔百越郡公府邸而去。
抵達之後,邵思昌十幾年籌謀的一盤棋,才見冰山一角。
“密信裡說,十五年前邵思昌勸降,除了拿出天下大義之外,還允諾他們後代未來成為朝野權臣。”
蕭晏清端來一盞紅棗羹,放在李念面前。
“他當時說只要投降,他們還是當地的知州,還享有一樣的權力。之後只需要他成為大魏的功臣,然後提攜這些知州郡守的後人,不出二十年,朝野實際的掌控者,就會是他們這一批人。”
“他想的倒是長遠。”李念輕笑。
“可實際上,他也做到了。”蕭晏清將當年受到邵思昌詔安的南方二十城池名錄遞給她,“你看,如今朝野,三省人員是聖上直接任命,是需要帶著功勳和政績才能進入的。這一部分邵思昌送不進人來。”
“而刑部隸屬三法司,在沈謙手裡,邵思昌和沈謙一直貌合神離,他也安插不進去。所以他那些人,基本都在五部之中,也都是有些資歷的了。”
李念點頭:“所以,五部才敢聯合起來,對刑部發難。”
“是的。這裡面誰不是他們的人,他們就會想辦法排擠出去,比如柳侍郎。”蕭晏清蹙眉,“聖上曾說,柳陽無功無過,乃是中庸之人。但這話還有後面一句。”
她看著李念,沉聲道:“在禮部,難道還需要有功麼?”
大魏禮部,掌禮儀祭祀、貢舉之政令。說得通透一些,主要負責禮儀、文化、宗教,還有百官喪葬和每年的祭祀事務。
這種事情是老祖宗的時期就定死了流程制度的,不出事,沒有人因為力挽狂瀾而領到什麼功勞,就是最大的功勞。
邵思昌發動五部參奏刑部其實是無本生意。
就算李世有心追查,他也不能把這群人都關了。
五部若是同時下獄,大魏所有的政務就得癱瘓。
制定政策的是三省,可實際拆分執行的,是這六部。
蕭晏清在小桌後坐下,捏著袖子研墨:“這一切本來很完美,只要知道對方的計劃,見招拆招,不動聲色地處理掉這些人就行了,但聖上沒想到,他撒魚餌之後,同時咬鉤的是兩條魚。”
李念點頭。
沒錯,連李世也沒想到,沈謙在調查的過程裡,居然把隱藏在民間十幾年的田安宜給挖出來了。
他們兩人都以為,邵思昌是靠著商隊與南方二十郡守保持聯絡,所以在李念決定經商時,李世以皇商的資格為誘餌,先一步拉攏了仲康順。
讓他一邊幫李念安心打理生意,一邊想辦法和南方的商行搭上聯絡。
可真正完成這一步後,眾人才發覺,這條線索和邵思昌一點關係也沒有。
相反,南方的商隊,大多都警惕邵家。
沈謙便以鹽為由,順著往上查,不僅查到了邵家藏在外面的樣子邵曉,還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