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上的貓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名久矣!」
兩人稍微收拾了一下便出門去了。
出了門的阿回頓時昏頭轉向起來,沒辦法,小地方出來的,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也難怪阿回如此,這汴京極大,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一個龐然大物。
以皇城為中心,發展出一個裡城,裡城之外,還有外城,外城之外,還有更大的城郊。
皇城自然是皇家居住,帝國中心,裡城中居住的主要便是最為靠近皇權的人,能住裡城的基本上都是權貴。
裡城中官員宅第的數量和密度最大,多集中在裡城東部地區圍繞安遠門和麗景門兩條御街所在地形成兩個主要的區域。
章惇當年買得早,但是官職也不高,因此並不在裡城,而是在朱雀門外。
當然也不能算是很偏了,朱雀門外丶宜秋外至閶闔也是官員主要的居住區。
這裡也是處於交通要道處,而且最多的官員宅第基本都分佈在這裡,去皇宮的時候只需沿著大路往裡走,走到御街再往裡,很快就能到。
而且國子監丶太學丶貢院都在左近,因此這裡的地價房價都頗高。
蘇允來過汴京,自然不是無頭蒼蠅,他的目標非常明確,便是直奔大相國寺。
蘇允想要掙點錢,自然繞不過大相國寺這個汴京最為繁華的所在。
汴京城裡有很多處繁榮的地方,但從體量上來說,大相國寺才是汴京城最大的商業交易中心!
大相國在裡城,他們二人沿著大道,經過街心夜市,這裡是御街延長線出來,與朱雀門街的十字路口。
再往前,左側有一片寺廟一般的建築群,乃是宮觀之類的,再往前走一段過了龍津橋,便來到大名鼎鼎的州橋明月,州橋夜市便是在這裡了。
一路走過來,雖然並非什麼節日,但人流湧動,蘇允甚至遇到了堵車,好在他們只是步行,可以從車縫之中往前。
到了州橋明月這裡便可以往右轉走沿著汴河往下,到得大相國寺附近,有一道以大相國寺為名的橋樑,過了橋,便看到了大相國寺了。
阿回過了橋抬頭一看,頓時脫口而出:「好一座大剎!」
的確是一座大剎,這大相國寺的主要建築是沿著中軸線建起來一派宮殿樣式的建築物,但其佔地面積多達五百畝,端的是氣勢恢宏!
入了山門,裡面人聲鼎沸,不像是個寺廟,倒像是個大規模的集散市場。
實際上也是如此,這裡就是汴京城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個寺廟就該是安靜祥和的,但北宋的大相國寺想來並非如此。
大相國寺忙得很。
這裡是四方使節來訪必須打卡的地方,很多使節都是大相國寺在招待的;
而且每年皇室都會在大相國寺做祈禱丶祭拜之類的活動;
而每月每逢初一十五,以及八八日丶十八日丶二十八日三日,加起來五次對外開放,允許平民百姓進入寺廟裡面進行交易。
蘇允與阿回從大門進入,頓時撲面而來一股貓狗糞便的味道,阿回嗷的一聲捂住了鼻子,嫌棄道:「好臭好臭!」
兩人一看,大門內外空地處搭著大大小小的丶顏色不一的帳篷,每個帳篷裡面都有許多的貓貓狗狗,甚至有許多不知道叫什麼的小動物,帳篷裡的老闆在不斷地叫賣。
好嘛,這裡算是寵物市場了。
蘇允與阿回逛去天王殿丶佛殿丶資聖殿,三殿門口俱都有三個非常大的庭院。
庭院裡亦是臨時搭起各種各樣,顏色不一的帳篷,這裡是百貨日用品的交易區域,販賣糖果,草蓆,弓箭等等。
周圍兩旁的廊廡中的全是地攤兒,兩人過去看了一下,卻是大多賣刺繡的,而賣貨的人也是奇特,卻是一些尼姑。
阿回好生奇怪,問了一下,卻是旁邊繡巷的,說是裡面居住著大量的尼姑,她們帶領徒弟,日夜趕工,然後拿到相國寺的集市上售賣。
這攤子的老尼姑得意介紹道,她們的刺繡,不僅得到宮廷,尋常百姓的喜愛,各國商人以及使節,也常常專門過來購買呢。
蘇允看了一下這些刺繡,的確是繡的很好,只是蘇允覺得有些怪怪的。
這大宋朝的和尚尼姑都不幹正事兒啊。
這大相國寺的和尚,不僅把寺廟開放給百姓做生意,他們還要收攤位費,然後將這些錢再拿來放高利貸。
而尼姑呢不吃齋唸佛,反而一門心思搞刺繡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