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有賭為輸 下 (第1/3頁)
落筆生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老緬的礦廠,翡翠原石每天都要經歷一番這樣的篩選。
這些環節下來,所有的石頭,第一經手人首先是老緬本地礦主或者“也木西”,第二經手人是國內的行家,第三才是國內的小商家,最終才賣到賭石玩家手上。
值錢的玉石本就高度稀缺,而且又經過了各類探照燈和行家的篩選,賭石人還能有“撿漏成功”的機會嗎?
理論上是有的,這個世界沒有“黃金瞳”,因為沒有人能透過肉眼看出一塊表皮已經氧化的石頭中是否含有綠色,但這機會,具體落到某一個賭石玩家手上的機率,實在是太低太低了。
所以,在賭石的博弈中,結果基本早已鐵定,“買家”戰勝“莊家”的機率約等於0。
所以,這個事兒本質上,還是割韭菜。
上世紀90年代剛興起時的翡翠行業,尚未顯山露水,可以說是個滿地皆可淘金的行當。
像“花180元從老緬民手裡買原石,隨後交給珠寶店櫃檯,就能賣出1.8萬元”這樣,一轉手即是百倍收益的情況,數不勝數。
發展到現在,隨著老緬翡翠產量下降,翡翠價格飛昇,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一行的暴利,“韭菜”也慢慢生長起來。
現在的賭石交易,風險很高。這個風險,不僅是指賭石本身的不可預測性,還有交易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陷阱。
就拿原石本身來說,原石表面越能讓人相信裡面有好翡翠的,就越能賣個好價錢。而原石“賭性”的延伸,讓“願賭服輸”成為賭石行當的慣例。
等買家花高價,把看似非常“有戲”的原石買下後,結果切開後發現“垮了”,也只得認“輸”。
現在的市場上,有大量仿冒翡翠的賭石氾濫。有的造假者在無色的原石上開一口(行話為“開窗”),並鑲嵌一塊色正質地好的翡翠,以掩蓋內部的劣質部分。
外行人看到如此具有誘惑力的大塊原石,理智和判斷力早已被滿腦子一夜暴富的慾望所打敗,只想著趕緊掏錢買下來。
翡翠原石造假的利潤太大,誘使不法商家不斷提升賭石“整容術”,有時連資深老行家都會上圈套,賭石交易也越來越成為一個深水行業。很多內行買家甚至商家,大都只願意買明料或者毛貨,就是為了減少風險。
現場看石,尚且難辨真偽,那些在深夜直播間賭石的韭菜們,必定是比翡翠還綠。
賭石玩家在直播間,只能隔著螢幕觀察玉石,而由於鏡頭和光線問題,實物和影片存在色差,很多瑕疵和細節等都看不清楚。
不僅原石開窗有貓膩,整個畫面都是可以造假的。可以說,外行小白能接觸到的線上賭石,大部分都是毫無用處的磚頭料,整個環節更像是精心設計的賭石圈套。
直播間裡,十個看客九個託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些假冒的觀眾和買家一起互動,營造出一種銷售火爆、機不可失的熱烈氛圍,路過直播間的觀眾很容易被吸引。
此外,主播和假冒的境外賣家,一唱一和,動不動就拍桌子帶節奏,要價十幾二十萬的翡翠原石,被主播砍到了不足一萬元就可以成交。
實際上,所謂的報價、砍價都是演雙簧,觀眾還以為自己以低價購買了好原石。就這樣,無本的買賣,直播可以做到一本萬利。
所以說,現在的賭石,賭的不是運氣,更是賭人性
等消費者收到貨,實物在手,發現貨不對板,維權也非常困難。
因為賭石交易比較特殊,很難界定假冒偽劣商品,而且原石是經買家確認後才開切的,在賣家切割原石時,買家需要宣告切漲切垮均由自己承擔,不得以商品質量問題或描述不符退換貨。
一句“原石漲垮非人力所能掌控,全靠運氣”,就足以成為賭石直播套路的遮羞布。
退一步再想想,這些商家和主播,在賭石方面,肯定比直播間裡的外行觀眾更專業吧?
如果商家和主播真的認為一個原石確實是有賺頭的,那他們為什麼還要把這塊原石讓給你買呢?
換句話說,只有商家和主播都覺得這塊原石沒有賺頭,才會忽悠你來買。
你說這塊石頭裡有什麼?
沒錯,綠油油的,是韭菜!
為了賭石,很多賭徒都像瘋了似的。這些現象繆天凡見過太多太多了,他知道這些人為什麼會這麼瘋狂,因為這些賭徒的腦海裡,從來就沒有想過輸,眼裡、心裡看到的想到的,全部都是贏的畫面。
所以這些人會輸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