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小芸的新起點 (第2/3頁)
我也曾是村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天放暑假了,讓媽媽帶你去大姨家住幾天。
大姨去海上給你打魚吃,肯定讓你吃上最好,最新鮮的魚蝦和螃蟹。
君君要乖乖聽媽媽的話,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放下小丫頭,讓妹妹帶君君去客廳玩,“小芸,不用插手了,飯菜馬上就做完了。
你帶孩子們去看會電視,一會兒我們就能吃飯了。”
小芸擦了擦手,領著君君就去了客廳。
陳紅把鴨架湯燉上,裡面又加了五六朵竹蓀菌,等熬出裡面的香味,收汁關火,加入香蔥葉出鍋裝盆。
把飯菜都端上餐桌,喊小芸和兩個孩子過來吃飯。
邊吃著飯,陳紅就給妹妹講了,今天她和楊雯雯合夥成立旅遊公司的事兒。
一聽姐姐投資了這麼多錢,小芸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去做財務主管工作的事。
不過她也有顧慮,萬一公司經營不善,她的收入就沒法保證。
她現在還不想放棄,幼兒園的正式工作。畢竟這個工作又能幫她帶孩子,福利待遇也穩定。
她想先兼職兩年看看,如果以後旅遊公司業務繁忙,經營上了軌道。
那時君君也長大了,能夠獨立上幼兒園,她再正式從幼兒園離職。
妹妹肩上還有房貸壓著,經濟壓力不小,現在辭職確實沒有底氣。
陳紅也不強求,反正現在旅遊公司還沒走上正軌,小芸一個月去個一兩次,審查一下賬目就可以了。
她也同意妹妹先在幼兒園幹著,兩邊兼顧著,看以後的旅遊公司的具體發展情況再做決定。
商量好這事,打掃完衛生,陳紅看著小君君,小芸又跟著於洋去跑步了。
第二天早上,送走了小芸娘倆,陳紅給楊雯雯打了電話,約好和小芸楊雯雯他們幾個人,中午一起吃飯見面。
中午大家見了面,陳紅為小芸和楊雯雯幾人做了介紹,都是爽快人,這頓飯的氣氛很好。
陳紅當著大家的面給楊雯雯又轉了五十萬,“註冊公司的事就交給你們了,我就不管了。
我們娘倆出來的時間不短了,明天我們就要回榮成。有什麼事,雯雯你們幾個和你小芸姐商量著辦吧!
實在解決不了再給我打電話,我們一起想辦法!
咱們醜話說在前頭,花錢不怕,賬目必須得做清楚!
該交的稅一分也不能少,就是不掙錢,咱也不做違法的事!
法人就寫雯雯的,你也不要再推辭了,反正公司就交給你管理了。”
飯後三夥人就直接分了手,楊雯雯他們繼續去跑手續,小芸回去接著上班,陳紅則領著於洋滿大街的轉悠。
打聽了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出名的北京特產,娘倆逛悠著一買了一大堆。
明天就要回家了,總不能空手回去吧!
不論多少,都得給村長他們帶些禮物,尤其是北京的東西,村長和小豪媽媽他們還是很喜歡的。
現在全國的老百姓都很迷信喜歡北京的特產,畢竟沾了首都兩個字的光!
烤鴨上次買過了,北京人都堂食,拿回家涼了,也沒覺得怎麼好吃,這次就沒買。
上次買的點心,大家還都挺喜歡的。這次陳紅又去買了五個點心匣子,把村裡人愛吃的幾種點心都裝了一些。
這次還是買的上次那家的,已經是第二次去買了,也算是他們家的回頭客了。
又去光緒三年就開張的“天福號”買了一些醬肘子和醬牛肉。
據劉雯雯的介紹,這家店裡的醬肘子,醬香濃郁,肥而不膩,是慈禧太后的最愛!
去了“六必居”買了幾種醬菜:麻仁金絲、醬香瓜、八寶菜、甜辣蘿蔔乾,據說都是北京人的最愛,還是上過國宴的菜品。
陳紅決定買回去給大家嚐嚐味道,對比自己家醃製的鹹菜,味道有什麼不同。
還去老酒館買了四盒清香型的北京二鍋頭,這酒五十六度,老村長和二虎叔肯定喜歡。
最後又去“張一元”稱了六斤真正的“高末兒”。
陳紅這時才明白北京人嘴裡的“高末兒”,和山東人說的“高沫兒”有何不同。
山東人說的“高沫兒”,是以前茶業鋪子賣完了茉莉花茶,剩到最後的茶葉碎沫子。
價錢便宜的很,老百姓花很少的錢買回去,用搪瓷缸子衝上開水,泡上滿滿一大缸,夠一大家子喝上半天。
只不過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