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伊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英語是什麼?
大部分人說...我不知道大部分人說的是什麼。
我說,英語是一種資訊溝通的工具。
工具不需要深入的去探究其中的奧秘,只需要簡單的學會使用方法。
很多人陷入了一個誤區,拼命的去研究英語,把他當成了一門學問。我認為不是這樣。
英語主要是用來資訊溝通,既然本質是如此,他就一定不是複雜的,不然難以完成他本質的資訊溝通,必然是簡單的,可以輕鬆交換資訊。
英語可以分解為兩點,語言和文字,一種是聲音,一種是符號。兩者有著區別,還請區分開來。
語言本質上是一種聲音,文字本質上是一種符號。兩者的主要功能都是資訊溝通。
資訊的溝通無非是傳遞,接收。
聽,說,讀,寫,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下面我解釋一下。
聽:聽到聲音,說,發出聲音,讀:識別字元,寫,寫出字元。
之前說過,聲音和字元。下面定義一下分類:聲音:聽和說。字元:讀和寫。
在英語方面,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編碼和解碼。識別別人發出的資訊,自己編出自己的資訊,實現溝通的目的。
我們的目的是理解別人的想法,告知別人自己的想法,我們把這種想法定為感覺。例如,記住吃這種感覺,下面會用到,到時候我會再說。
解釋完定義,我們進入正題(之所以說這麼多“廢話”,是因為多年以來,我始終堅信溝通前要先統一認知。)。
我不到你是不是這樣,我是這樣的:感覺--》漢語--》英語,英語--》漢語--》感覺。
有沒有發現一個用不到的東西,漢語。
當我們使用漢語的時候,感覺--》漢語,這是因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而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會多一層漢語幫助我們理解文字裡所蘊含的資訊,這是很拖累我們學習的一環。
我--》漢語,再到英語,這是我過去的理解方式。
下面看另一種理解方式,我--》漢語,英語。漢語和英語是並列的關係。
這樣做的好處是,當我們去用英語表達“吃”的這種感覺時,不必看到eat就想起來“吃”,而是直接就是“感覺”。
然而這並不完整,我們雖能想到eat==“吃--感覺”,但是我總感覺很累,去想這種感覺時很累,我認為是缺少了聲音。
前面我們講過,聲音和符號(文字)是有區別的。
當我們去聽,讀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聲音的資訊。而那種很累或者其他感覺恰恰是我們腦中缺少了聲音的資訊。
當我們使用我們的母語,漢語時,我想到“吃--感覺”時,先是感覺“吃”,有時腦袋中會多出我想吃什麼這種聲音。我想一部分人也會這樣(我不敢太肯定),腦袋中出現你想表達的資訊組成的聲音。(ps:我剛剛想到,一些人有時會自言自語,會不會就是下意思的把心中這種想法表達了出來。)
說到這裡,再來看一下這篇文章,他的本意是幫助人理解英語這門語言。
下面,我來談一談單詞。
eat,吃,eat,吃,eat,吃...這是我見過最多的背單詞的方法,也又能是侷限於我當前的英語學習環境,以下內容只針對採用使用這種方法的人。
英語eat--》漢語吃--》感覺,有時一些人甚至只記住了吃,連感覺都沒記住。
我認為這樣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當我們去記一些無法清晰用感覺來記的詞時,在初期完全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但是對於,book這種,不太建議。
問個問題,當以看到book時你想到了什麼,是漢語文字書,還是你的某一本,或者某些書,還是書這種概念。
捨棄書,看到book去想書的概念,書的那種感覺,能做到,就說明你已經跨出了第一步,如果你本來就能做到,恭喜你,你已經熟練掌握的book這個英語單詞。你可以同樣用其他英語單詞試一試。
我們主要的目的是,你看到book,能想到書的這種概念。而非漢語文字書,然後你再透過你對漢語的理解去理解“書”的這種概念。這無疑增加了我們負擔,現在,我們聊聊我認為的,如何去捨棄這種負擔。
限於篇幅,在本文,只限於此。
從背單詞開始,看到單詞,瞭解他的讀法,然後看漢語意思,透過漢語意思我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