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又或者說是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esp;&esp;條件這樣苛刻的尋醫,應是叫寧克申找到一位善治小兒疑難雜症的名醫。
&esp;&esp;尚未走到江南,就在襄城附近,寧克申一行人遭遇了農民軍與明軍勢力。
&esp;&esp;他們所扮文士當然是不會跟著兩股勢力起衝突的,但是兩軍交戰難免傷及無辜。
&esp;&esp;有一人家幾乎是全家都被殘殺了,只留下家中老大出門去了不在家裡倖免於難。回來看見這等慘狀幾乎是要了結自己的性命,正好被寧克申撞上了。
&esp;&esp;寧克申就將這個人救了。
&esp;&esp;還幫著他將一家老小都埋了,又看著這人不再尋死了,才匆匆離去。
&esp;&esp;寧克申是記掛自己的差事,結果帶人往江南走了一圈,偏偏就沒有尋到合適的良醫,最後實在是沒有辦法,只得空手而歸。
&esp;&esp;結果路過襄城的時候,又遇見了這個男子。他竟是要尋死,正巧被寧克申給救了。
&esp;&esp;寧克申雖年輕,但這一路經歷這許多的事情,早已是成長許多,苦口婆心將這男子勸了一回,這男子大哭一場,最終是不尋死了,卻要跟著寧克申走。
&esp;&esp;去哪裡做什麼都無所謂了,只是要離開襄城,甚至想離開關內這個叫人傷心絕望的地方。
&esp;&esp;也便是在其後一次次的交談中,寧克申才知道,原來這人是個醫者,是出去給人瞧病去了才躲過一劫了,救了人家的孩子,結果自己一家遭了毒手。
&esp;&esp;其實若是他在家,也難以倖免。多他一個人,也是無法和那些軍士相抗的。
&esp;&esp;家國已失,這個人了無牽掛,心如死灰,又被寧克申救了兩回,宛如再生。
&esp;&esp;是一心一意的要報救命之恩的。寧克申也沒有料到世事會這樣巧合,確信此人極為誠摯可靠後,就將這人帶出了關外,出關之後,才將事情和盤托出。
&esp;&esp;這人才知道原來所託家中小兒天生目盲,說的是大清皇帝的十一阿哥。
&esp;&esp;這是真正的良民,是被這世道逼到了這個地步,從前在關內是從不參與這些事情的,倒是一顆仁心,一心一意的想著要為恩人排憂解難。
&esp;&esp;便是知道了寧克申南來的緣由,也不曾有什麼要去報官的想法,在他看來,那官跟殺人的賊匪又有什麼區別呢?
&esp;&esp;他是傷了心的,幾乎將命都丟在南邊了,跟著寧克申出關,就只是為了報恩。
&esp;&esp;其實若非如此,這個人怕是也不可能下定決心自願跟來,還就是這一番周折,才有了這樣的事情。
&esp;&esp;多爾袞也聽說了,他道:“此人一心跟著克申,叫他進宮為十一阿哥診治,倒也是全然不懼,還是有些心胸見識的。克申回來與爺說,他進宮為十一阿哥診治,必當竭盡全力。凡事都聽安排。但只一條,將來事情無論成與不成,都不要留在宮中做太醫。要去克申身邊侍奉。”
&esp;&esp;這個人的情況很特殊。他是為了報恩,寧克申也是有些氣概血性的,並不肯將人視作奴才,因此這人是自由之身。
&esp;&esp;哪怕說了這樣的話,也只是做寧克申的從屬,並不是寧家的奴才。
&esp;&esp;這事寧克申倒是肯的,可他不好擅作主張,把事情同寧翹和多爾袞都說了,關於這個良醫的安排,多爾袞既將差事交給了寧翹,自然也是由著寧翹安排的。
&esp;&esp;“你呢?你心裡是如何想的?”多爾袞問寧翹。
&esp;&esp;十一阿哥的事情隱而未發,至今外頭都不知道十一阿哥情形如何,但是十一阿哥露面太少了,外頭的傳言很多,並且很多都是對十一阿哥不利的。
&esp;&esp;立太子的風聲難免傳出去,哪怕皇太極那裡沒有再提及,但是總有些人說起來的,更何況皇后與莊妃那裡也並不死心,為了這個,朝野上下都不是很安靜。
&esp;&esp;但因為並無大事發生,宸妃與十一阿哥地位穩固,皇上待關雎宮一如往昔,甚至要更愛